無論是中學抑或大學生,均常見出現遲到或曠課。最新研究卻顯示,錯未必在學生,而是時間表。
「國外已有不少學校延遲開課時間,遷就年輕人獨特的生理時鐘!」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與北伊利諾伊大學一份聯合研究報告指,逾6成大學生的上課時間與個人作息發生衝突,例如夜貓子常被迫出席早上課堂。
「大學課程時間表若不符合學生生理時鐘,後果堪憂,研究指會打擊教學成效、課堂出席率,更增加學生肥胖等風險。」

年輕人傾向熬夜,皆因人體內的生理時鐘(Circadian rhythm)。據生物學家Mary A. Carskadon,踏入青春期的青少年的睡眠周期可推遲達2小時,即使晚上11時都未必能夠睡著。
「早上8時以後才開始上課,在國外已有先例。」
案例
新加坡名校南洋女中開始將上課時間延遲45分鐘至8時15分,發現學生平均可多睡20分鐘,上課時較少瞌著,精力更充沛;
美國科羅拉多Poudre校區亦延遲開課時間至8時半至9時。
延遲上課固然看似理想,但背後仍需注意數項問題。
英國在2015年亦延遲開課時間,但同時延遲放學時間。
實際上,遲開課未必代表遲放學,例如南洋女中在語言及數學等科目減少約15分鐘,早會改至每2周1次,可以做到放學時間不變,不影響學生課餘活動。
實際上,關於刪減課時的辯論存在已久,《芝加哥論壇報》曾舉證指出較長課時其實無助提升學習能力。
年輕人遲睡遲醒,作為長輩的教師卻剛好相反,若課程時間遷就學生生理時鐘,會否反而對教師不公?

南洋女中的經驗同樣較值得借鑑,教師跟隨時間表改變自己的工作順序,善用早上未開課前的時間,處理非教學的文書工作等雜務。
案例
英國:全日制中學陸續將開課時間延至早上8時半至9時,放學時間一般在3時半左右。政府在2015年建議學校增加課時一小時,延至4時多放學,令學生可以參與更多課外活動。
中國:北京市教委在2014年公布《關於切實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通知》,中小學不得早過8時安排教學活動,小學生在校學習時間不得超過6小時。
新加坡學生作息時間表
——新加坡中學作息時間表
7:20
升旗儀式
8:00-9:00
第一節課
9:00-10:00
第二節課
10:00-11:00
第三節課
11:00-12:00
午休吃飯
12:00-13:00
第四節課
13:00-14:00
第五節課
14:00-15:00
第六節課(放學)
15:00-16:00
下午休息
16:00-18:00
CCA(社團活動)
——新加坡初級學院作息時間表:
7:20-8:00
升旗儀式
8:00-9:00
第一節課
9:00-10:30
第二節課
10:30-11:30
第三節課
11:30-13:00
午休吃飯
13:00-14:00
第四節課
14:00-15:00
第五節課(放學)
15:00-17:00
下午休息
17:00-19:00
CCA(社團活動)
根據以上的作息時間表可以看出,新加坡的中學生每天在學校讀書的時間大約為6個小時;新加坡初級學院的學生每天在學校讀書的時間大約為5.5個小時。
當然,除了上課時間以外,新加坡的學生還是要參加課外活動的,因為新加坡教育部希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全面發展。而且,新加坡的學校周末是沒有課的。
即使,新加坡很多學生補課,但每天總共學習時間加起來,估計不會超過8個小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