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琇麗(右)協助女性工友安排臨時住宿。
報導:陳充
圖:受訪者提供
(新山、新加坡26日訊)來自笨珍的華裔女子因目睹滯留在新加坡的大馬籍工友無棲身之所,露宿在外的真實情況,決定放下工作,全心投入志工行列協助同胞挺過難關。
41歲黃琇麗的從事電子營銷,她也是新馬工友援助義工隊負責人,接受《中國報》訪問時說,在政府實施行動管制令後,她曾與數名好友前往關卡附近的地鐵站夜訪露宿者。
「因為從新聞上看到關於露宿者的報導,便相約好友一同準備乾糧和礦泉水,前去地鐵站救濟露宿者。」

黃琇麗相約好友一同前去救濟露宿者。
她說,原以為只是一次性的救濟活動,但在親眼目睹同胞工友露宿街頭的真實情況後,決定暫時放下正職工作,開啟了志工之旅。
「隨著不斷深入了解,我們發現同胞工友露宿街頭的真實情況,比起新聞所報導的更加嚴重。」
自從政府實施行動管制令之後,許多越堤族為了繼續工作,選擇滯留在新加坡,但因事發突然,匆忙之下,無法安排住宿而被迫在地鐵站、公園或是組屋樓下留宿。
黃琇麗坦言,許多同胞工友因不通曉英文,所以不清楚新加坡政府為受行動管制令影響的越堤族,提供臨時住宿與盥洗用品。
「在一無所知的情況下,工友們因經濟因素,只能選擇隱秘之處露宿過夜。」

義工準備分派救濟品和口罩給有需要人士。
她也說,隨著管制令不斷地延長和新加坡實施阻斷措施,需要幫助的人也越來越多。
「不僅是馬來西亞的同胞,還有其他來自其他國家的工友也尋求我們的幫助,甚至是新加坡的居民,大家都受到疫情的影響,需要我們義工隊的協助。」
黃琇麗來自柔佛笨珍,自取得新加坡永久居民後,已在新加坡定居了20多年,但仍關心大馬人在新加坡的情況,通過社交媒體的力量,號召義工,籌集物質,為有需要人士提供援助。

黃琇麗:工友被迫露宿地鐵站、公園或是組屋樓下。
主動公開聯絡號碼,以方便讓有需要者聯絡 ,黃琇麗短短三天內,就接到了500多通詢問電話與求助短訊。
黃琇麗指出,在面子書上公開聯絡號碼之後,來電詢問的求助者從早上7時至凌晨2時都沒有停下來過。
「除了尋求幫助之外,有些民眾甚至誤以為我是新加坡的政府人員。」
她說,因訊息過多,曾有一名工友的求助短訊,延誤了幾天後才發現,立即安排志工將救濟品送往工友手中。
「這名工友來自東馬,在新山被打搶和毆打,身無分文的情況下依然進來新加坡尋找工作,志工發現時已經在街頭流浪了一個多星期。」

滯留在新加坡的工友收到義工隊分派的救濟品。
她坦言,因馬來西亞政府的管制條例頻頻更動,導致義工隊的計劃被打亂,再加上志工不足的問題,致使義工隊無法在短時間內為有需要的人士提供協助。
「目前義工隊只有18名志工,陸續有民眾詢問及請求協助,但需志工逐一了解詳細的資料和情況,需要時間進行處理。」
黃琇麗說,目前義工隊籌集到的物資有90%是馬來西亞的民眾所捐贈,湊集的物資都會陸續分派給有需要的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