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人力部打溫情牌,佳節與義工團體攜客工游車河一解思鄉情

2020年12月30日   •   3933次閱讀

(人力部 & 冠病19客工援助聯盟面簿 / 紅螞蟻製圖)

作者 鄭智浩

底佳節一向是國人團聚慶祝,與家人共度天倫之樂的美好時光。趁著周末長假,不少家庭會盛裝打扮一番,到各大商場和景點走透透,或上餐館大快朵頤,享受難得的佳節氣氛。

然而,對於那些滯留在本地的客工而言,與家人共聚的願望短期內難以實現。

為解決客工們的鄉愁之思,一群熱心的年輕義工在聖誕節至元旦假日期間,在人力部的支持下,發起了「探索新加坡」的導覽活動,讓平日裡很少踏出工作場所和宿舍的客工們,也能欣賞到新加坡的夜晚風景,在異鄉感受到暖心關懷。

人力部(27日)在面簿分享了一篇題為「與客工朋友一同沉浸在節日」的貼文,就貼出了多張客工們乘坐開篷巴士游車河的珍貴鏡頭。

出遊的當晚雖下著連綿細雨,卻澆滅不了客工們的興致。

貼文寫道,約有250名客工參與了六天、共計十場,由人力部屬下專門為照顧客工群體的「保障、關懷與接觸小組」(Assurance, Care and Engagement Group)與「冠病19客工援助聯盟」聯合舉辦的游車河活動。

客工們乘坐City Tours開篷巴士,感受微風吹拂臉龐,也見識到平日看不到的風景地標,如新加坡摩天觀景輪,以及小印度與烏節路沿途的燈飾。

(人力部面簿)

參與活動的其中一名客工Shawon(建築公司主管)透露:

「我們很喜歡巴士導覽活動,因為這是我們許久以來首次欣賞這座城市。濱海灣和烏節路的燈飾很美麗。我們很高興可以跟兄弟們和新加坡的朋友一起度過這段時光。我們倍感鼓舞,並對未來更美好的日子充滿希望。」

本次活動的贊助商海倫旅遊(Sea Wheel Travel)總經理Jeremy Ng表示,發起導覽活動的目的是為了感激客工們在建設新加坡的過程中,所作出的奉獻與犧牲。

「在疫情大流行下,我們都認知到客工們在國家建設中的重要性和貢獻。在這個困難時期,他們必須忍受嚴格的措施以延續日常工作,沒有比現在更好的時機向他們致謝了。」

(人力部面簿)

冠病19客工援助聯盟義工Sarah Chiang受訪時說:

「在參觀他們協助建設的城市同時,我想感謝這些客工兄弟,向他們的辛勤勞動和堅韌精神致敬。看到(客工)兄弟們與家人通過視頻聊天一同參加導覽,讓我們十分感動。他們與義工們在閃爍燈光下進行了真誠的交流,也讓我們非常暖心。」

保障、關懷與接觸小組高級房屋事務官陳明傑(譯音)亦表示:

「看到客工享受城市的一景一物,以及在旅程中的歡聲笑語,讓我們十分愉快和暖心。」

(人力部面簿)

本地的「冠病19客工援助聯盟」(COVID-19 Migrant Support Coalition)也在本月19日在面簿分享了客工們登上開蓬巴士,一同欣賞烏節路聖誕裝飾的照片。

貼文寫道: 年末將至,以及慶祝 #國際客工日之際,我們想與客工兄弟分享一些節日氛圍。在過去的一周,每天都有開篷巴士接送我們的移民兄弟在烏節路欣賞聖誕彩燈。其中一部分人也與他們的家人實時視頻通話,讓我們非常動容。

(冠病19客工援助聯盟面簿)

一層層口罩底下,是客工們散發喜悅的笑容和閃爍歡愉的眼神。

(冠病19客工援助聯盟面簿)

在僅有的一個夜晚,伴隨著璀璨耀眼的燈飾,客工們可以暫時忘卻自己的身份,忘掉工作和經濟的煩惱,只當一名觀光客,細細品味新加坡的夜景。

(冠病19客工援助聯盟面簿)

一些客工也不忘與家人分享此情此景,紛紛掏出手機進行視訊通話,現場直播小紅點之旅。

這個由民間發起,因應疫情而創立的非營利組織「冠病19客工援助聯盟」的發起人,就是日前剛獲得《海峽時報》提名為2020年度新加坡人的蔡引舟(Cai Yinzhou,30歲)。

他以「提高人們對客工困境的意識」成為本地獲提名的八位新加坡人之一。

蔡引舟曾在2017年榮獲新加坡傑出青年獎,大學時期在澳大利亞莫道克大學專攻旅遊專業。他也在幾年前為客工和低收入人士發起「後巷理髮」(Back Alley Barbers)計劃,讓義工們免費為他們理髮。

「冠病19客工援助聯盟」的發起人蔡引舟。(海峽時報)

據《海峽時報》報道,對從小在芽籠一帶長大的蔡引舟來說,與客工相遇是一件稀鬆平常的事。

蔡引舟經常與客工們打成一片,還因此結識了不同國籍的客工朋友。閒暇時甚至與他們一起打羽球和排球。

正因如此,在與客工朋友的一次次交流中,他深刻體會到客工群體在異鄉討生活的處境、思念家鄉親人的情感,以及身為家庭經濟支柱的重擔。

「許多客工的家庭在他們的國家面臨失業困境,並且無法應對冠病的傳染。為此,在這困難的時期,客工本能地會想與家人在一起(共度難關)。但他們知道如果辭職離開,家人會因此受苦。」

蔡引舟指出,他將持續推動新加坡社會對客工不平等和居住環境的課題,希望各界就此關注這些身處社會夾縫中的群體,並展開對話。

為慶祝國際移民日,該聯盟特意舉辦了市集,讓義工與客工同樂,一起享用食物和玩遊戲。(冠病19客工援助聯盟面簿)

在聯盟中負責管理義工的陳俊維告訴《聯合晚報》說:

「這個聯盟原本就是由青年所發起。我們在這場危機中看到許多青年願意挺身而出,不論是當義工還是捐款或提供空間供我們運作等,這是很令人鼓舞的。我們也希望鼓勵想推動社會變化的年輕人探討可持續的志願服務,讓這成為他們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疫情之下,我們仍然能看見一群默默付出的義工們抽出時間,為背井離鄉的客工送上溫暖。願更多人能跟隨他們的腳步,向辛勤的客工獻上祝福和敬意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5130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4446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