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在新加坡紙幣上的中國人:散盡家財,只為一件事

2020年12月28日   •   1萬次閱讀

無論在哪個國家,肖像能被印上紙幣,歷來都是莫大的殊榮。

能獲得這種待遇的,都是本國歷史上舉足輕重的偉大人物。

然而,在新加坡的20元紙幣上,印有8位人物。這8位都是對新加坡做出巨大貢獻的知名人物。

其中有一位,卻是中國人。

他不僅擁有中國國籍,還官居高位。他是中國政協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毛主席稱讚他為「民族光輝」。

在抗日戰爭中,他組織為國家捐款15億元,為抵禦日寇四處奔走。

他就是陳嘉庚。

可以說,這是一位值得尊敬的中國愛國者。

然而,這些和新加坡又有什麼關係呢?

新加坡為什麼會把他印上紙幣?

他對這個年輕的國家,有什麼貢獻?

1、

陳嘉庚的名字,對於很多中國人來說並不陌生。

因為他得到了自己祖國永遠的禮遇和懷念。凡是接受過義務教育的學生,都在課本上見到過他的名字。

即使是不熟悉他的生平,大家也都在心中有個概念:這是一位值得尊敬的愛國華僑。

華僑給人的印象是什麼?有錢。

但是華僑的錢都是從哪裡掙來的?

在陳嘉庚那個年代,這個淘金的第一聖地,是南洋。

1891年,17歲的陳嘉庚第一次踏上新加坡的土地。他是福建集美人,這個地方臨近大海,有著下南洋謀生的傳統。

青年時期的陳嘉庚

陳嘉庚這次前來,是投奔他的父親陳杞柏。

陳杞柏在新加坡開著一家米店。陳嘉庚每天的工作就是協助父親,經營好自家的生意。

陳杞柏

可是在1904年,陳杞柏驟然病逝,給年輕的陳嘉庚留下了一堆爛攤子。

陳嘉庚還沒有從喪父的打擊中緩過氣來,就必須面臨嚴酷的現實:

米店的生意已經大不如前,十分蕭條。

雪上加霜的是,陳杞柏晚年投資失敗,去世的時候還欠了不少債務。

喪父之痛和債務壓力,壓得陳嘉庚喘不過氣。

青年時期的陳嘉庚

按照新加坡當時的法律規定,這些債務是陳杞柏所欠,人死債消,原本和陳嘉庚沒什麼關係。

換句話說,只要陳嘉庚良心上過得去,他就可以不還錢。

但是陳嘉庚卻深知其中的利害。

2、

雖然法律規定他可以不還錢,但是道德卻要求他必須還清父債。

如若不然,輕則丟的是陳家的商業信譽,重則丟的是華人的顏面。

「中國人取信於世界,絕不能把臉丟在外國人面前!我們中國人一向言必信行必果。」

這種道德勇氣,成為陳嘉庚事業成功的根基。

在父親去世這一年,他千方百計籌集資金,創辦了新利川黃梨廠,專門生產菠蘿罐頭。

與此同時,他接手了日新公司,用來銷售罐頭。

通過陳嘉庚的運營,工廠在短短3個月內盈利4萬元。

兩年後,他瞄準了橡膠業的商機,果斷投資橡膠產業,賺得盆滿缽滿。

父親的債務還清了,陳嘉庚的口碑也立了起來,他在商界做起生意更加順風順水。

1925年,陳嘉庚已經是南洋最有名的橡膠大王之一。

陳嘉庚公司產品廣告

在南洋的華僑中,「陳嘉庚」這個名字如雷貫耳。

按照老電影里的場景,此時的陳嘉庚應該是吃牛排喝紅酒,拿著菸斗和文明棍,像個西方紳士一樣享受生活。

然而,陳嘉庚的生活卻截然相反。

他曾經給自己規定,每天的生活費不可以超過5角錢。

番薯粥配鹹菜,「奢侈」的話就蘸上一點點腐乳,這就是他每天的飲食。

除了自己捨不得花錢,他的家人生活也都很簡樸。

這個在南洋赫赫有名的華商家庭,全年的生活支出只有區區幾千元而已。

看到這個場景的人都一定會驚嘆:「這個吝嗇勁頭和葛朗台有得一拼啊!」

晚年時期的陳嘉庚

可是,葛朗台的錢都是自己存著了,陳嘉庚的錢卻所剩無幾。

他的錢花到哪裡去了?

3、

著名教育家黃炎培曾經感慨:「發了財的人,而肯全拿出來的人,只有陳先生。」

陳嘉庚把錢花在了兩個地方,一個是祖國,一個是新加坡。

身處異鄉的陳嘉庚始終心繫祖國。

他從青年時代就開始資助革命黨人,為孫中山提供資金援助,絲毫不求回報。

1894年,陳嘉庚捐獻2000銀元,在家鄉集美創辦惕齋學塾。此後,從幼稚園到高等專科,相繼創辦多所學校,並在校內建起電燈廠、醫院、科學館、圖書館、體育場,建設集美學村。

1919年,陳嘉庚捐資創辦廈門大學。兩年後,廈大落成。

廈門大學群賢樓前的陳嘉庚銅像

20世紀初期,積貧積弱的祖國自然災害頻發,陳嘉庚多次對災區人民施以援手、多方籌款賑災 。

他還親自發起募捐活動,動員華僑為國內災民捐款。

抗戰爆發之後,陳嘉庚在新加坡組建南洋華僑籌賑祖國難民總會,並擔任主席。

陳嘉庚在南僑總會成立大會上,號召華僑支持祖國抗日

從這個總會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來,以陳嘉庚為首的這些華僑,一刻都沒有忘記過祖國。

陳嘉庚曾說:「祖宗的土地,尺寸不得讓人,反之則為國賊也!」

他們在南洋歷盡艱辛,一賺到錢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享受,而是毫不吝惜地匯給還在受難的祖國和同胞。

1940年,全國抗戰經費18億元,而南洋華僑的匯款,高達11億!

這筆錢,對於貧困飄零的中國來說,是一劑強心劑!

延安軍民熱烈歡迎陳嘉庚

陳嘉庚是個知道感恩的人。

他對祖國愛得深沉,對新加坡也懷著濃烈的感情。

他從1891年第一次去南洋到1950年回國,在新加坡生活長達近60年。

是新加坡給了他事業騰飛的起點,也是新加坡給了無數華僑一個落腳之地。

在陳嘉庚的心裡,他從來沒有僅僅把這裡當成一個淘金之地,而是把這裡當作第二故鄉。

如何回饋這片熱土?陳嘉庚給出的答案是「辦學」。

陳嘉庚在新加坡成立新加坡籌賑會

那時候,新加坡還沒有獨立建國,生活在這裡的絕大部分都是華人。

由於孤懸海外,缺乏充足的教師和學校,很多華人的下一代無法接受傳統的中國教育。

如何經商賺錢,成為孩子們接受的主要教育內容。

至於母國博大精深的文化,已經離他們越來越遙遠。再過數年,他們可能已經不知道唐宗宋祖是何許人物了。

陳嘉庚決定用辦學來改變這個局面。

4、

1919年,陳嘉庚拿出積蓄,在新加坡創辦南洋華僑中學。

南洋華僑中學

與很多崇尚歐美文化的「新式學校」截然不同,華僑中學的教學語言只有中文,使用的也全部是中國課本。

最令人感動的是這所學校的校歌:「猗與華中,南方之強,我中華之光;雄立獅島,式是炎荒,萬世其無疆……」

華僑中學、南僑中學、南僑女中、南洋大學……

一座座嶄新的學校,崛起在新加坡的土地上。

在此後的幾十年,它們為新加坡培育了無數英才。

除了直接出資修建學校之外,陳嘉庚還給一些學校提供資助。

他熱衷於辦學的名聲傳出去之後,有些學校的負責人聞訊而來,希望自己的學校能夠獲得陳嘉庚的援助。

對於各式各樣的請求,陳嘉庚能幫則幫,他只有一個條件:

受助的學校要開設中文課程。

辦學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極為艱難。

在陳嘉庚的一生之中,辦學數量高達118所,其中很多成為名牌學府。

陳嘉庚創辦的集美大學

學校建起來之後,根本不算是大功告成,後期的運行和維護才是開支的大頭。

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由於西方經濟危機的影響,陳嘉庚的生意遇到麻煩。

有人勸他減少對學校的投入,保住自家產業最重要。

陳嘉庚卻選擇了忍痛賣掉自己的橡膠園,該給學校的錢一分都沒有少。

天下為公,國重斯文。

對於一個國家而言,一座學校就是一顆文明的火種。

陳嘉庚散盡家財,為新加坡播撒下無數顆火種。

直至今日,他所創建和資助過的很多學校,依然在為新加坡培養人才。

這樣一位偉大的教育家,即使他持有中國國籍,也依然被新加坡人印上鈔票。

陳嘉庚和學生們在一起

他為中國和新加坡做出的貢獻,將永遠被銘記。文/顧景言

發帖時間: 新加坡新聞

555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9918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721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4275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