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柔長堤的越堤族。(聯合早報)
作者 鄭智浩
還記得紅螞蟻在2019年6月中旬寫過「馬國柔佛州當局建議在新柔長堤建有蓋走道,以提升長堤行人安全」的文章嗎?
前天(9月13日),這個「有蓋走道」的概念又進一步被馬來西亞提升為「冷氣走道」,一聽就覺得很舒適,不但有遮蓋還有冷氣,不必在烈日當空下走到汗流浹背,更不用冒著生命危險穿梭於長堤上的交通,一定很多越堤族舉雙手雙腳贊同吧?
並沒有。
據《新海峽時報》報道,馬國柔佛州政府前天要求聯邦政府撥款3000萬令吉(約1000萬新元)在新柔長堤興建冷氣有蓋人行道。
柔佛州主管公共工程、交通及基礎建設的行政議員(州內閣部長)莫哈末索里漢接受記者採訪時稱,有關撥款的要求已於今年初提呈,目前聯邦政府正在考慮當中。

柔佛州主管公共工程、交通及基礎建設的行政議員(州內閣部長)莫哈末索里漢。(海峽時報)
莫哈末索里漢說:
「一開始,我們為該項目徵集1500萬令吉(約500萬新元),但在重新設計後增加了金額。重新設計的人行道將包括自動扶梯和冷氣。」
柔佛州政府正等待馬來西亞聯邦政府為此項目亮起綠燈。
莫哈末索里漢也補充說, 「根據擬定的建議書,人行道將長350米,終點為新加坡邊界。至於新加坡方面,我不清楚路段的距離。針對我們這邊的路段,建築成本是通過財政部發放,並由工程部執行。」 新柔長堤全長為1056米。
《星報》則報道,新馬關卡因冠病疫情限制通關前,每天有上百人步行越過長堤。
冷氣走道?網民擔心耗電又容易故障
然而,大部分網民似乎對冷氣人行道的構想並不感冒,認為沒有冷氣反而更為環保,也更能滿足防疫要求。有網民建議,可以考慮在開放式走道旁,添加腳踏車或電動個人代步工具(PMD)的行駛通道。如果要設計冷氣裝置,則最好使用太陽能供電,並定期保養冷氣系統。

有網民覺得安全、寬敞、有蓋的人行道足矣,而且有海風,不會悶熱。

也有網民調侃到,不知道冷氣系統在建成後會故障幾次。試想想,如果冷氣故障,大家是不是就得在密不透風的人行道走動呢?那真是叫苦連天啊!

也有不少網民藉機為有蓋走廊的設計出謀劃策。 有的建議政府改為更環保的開放式走道,但必須確保走道明亮光線充足。

有的建議不妨借鑑銜接怡豐城與聖淘沙、長670米的聖淘沙跨海步行道(Sentosa Boardwalk)的設計。

一些網民也一針見血地指出,造成越堤族必須走路過長堤的核心問題就是:長堤的交通太擁堵了!他們希望有關部門能夠正視並解決問題。
不少人也留言希望移民廳關卡能改善通關效率,畢竟長堤交通過於擁堵與通關速度和效率息息相關,否則越堤族也不會選擇冒險步行過長堤。
網民們雖沒有指名道姓是哪一頭的關卡通關效率需改進,聰明的蟻粉應該能猜得到。



馬國:新加坡政府對興建人行道表達興趣
新加坡政府也對擬建的人行道延伸至新加坡那一方的方案,表達了興趣。
但是,很大的一個「但是」,這是莫哈末索里漢透露的。
他說,兩個月前曾與新加坡駐新山總領事吉文星會面,討論擬建人行道的事宜。當時,吉文星表示新加坡歡迎這項建議,並要求提供相關計劃書,有意仿效馬國也興建有蓋人行道,協助解決擁堵以及改善行人安全的問題。
「他們(新方)曾要求人行道的設計圖,以便向他們的政府提呈建議書。他們也關注越堤行人的舒適度。」
看來,新柔長堤有蓋人行道課題已從「紙上談兵」,發展到「有具體經費」、「有設計圖」、「有計劃書」,總算看到一些眉目。
真心希望能早日看到一條安全、舒適的人行道落成,讓需要日日往返新馬的勞工和學生能平安地越過長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