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假期已近尾聲,下星期就開學了。許多家長會在來臨一周為孩子購買新校鞋,迎接新學年。不合腳的校鞋會影響孩子的腳部健康和校園生活。選購校鞋應注意什麼?一雙理想的校鞋,應該具備哪些條件?《活得好》請足部診療師提供建議。
新加坡國立大學醫院及國大醫院復健中心足部診療師陳世昌接受《活得好》訪問時說,理想的校鞋是能隨著孩童成長和發育穩固地支撐腳部,應有以下特徵:
牢固的鞋後跟(heel counter):增加後腳的穩定性,能預防滑倒。
襯墊的鞋底夾層(midsole):如EVA樹膠、橡膠:幫助走路時減震、引導,以及維持良好的姿勢。
扭轉支撐(Torsional support):好的鞋子應該很難扭轉,否則,就無法為腳提供良好的穩定支撐。
固定系統,如鞋帶、魔術帶(Velcro)等:將腳固定在鞋中、防止腳部肌肉過度使用、不必要的動作和腳起泡。
腳跟高度落差約10毫米至12毫米。 透氣的鞋面:可減少真菌生長的幾率。皮革往往較耐用,尤其是孩童的活動量往往較大。

不合腳的校鞋會影響孩子的腳部健康和校園生活。(檔案照)
長期穿不合適鞋子 健康風險 要提醒的是,若長期穿不合適的鞋子,可能帶來以下健康風險:
過度使用腳和腳踝肌肉,容易引致受傷。
腳畸形。
腳和腳踝疼痛。
腳趾甲淤青和增厚。
內嵌腳趾甲(ingrown toenails):也叫嵌甲,簡單的說,就是趾甲向肉里生長。
腳趾甲受到真菌和皮膚感染。
腳麻痹。
病變發展,如長繭、水泡等。
增加腳和腳踝受傷,如腳踝扭傷的可能性。
如何選擇?4大建議 為幫助孩子選雙最舒適的鞋子,陳世昌建議家長:
選對尺寸:確保最長的腳趾與鞋尖部位有大約一拇指寬度的空隙,這樣可配合孩子的成長、腳部的任何動作,以及腳腫的時候也不會感覺太緊。
別忘寬度:鞋子的寬度和長度一樣重要。有些孩子的腳較寬,應確保鞋子的寬度適合孩子的腳型。
如果孩子有穿鞋墊的習慣,確保試鞋時攜帶鞋墊。
確保在走路或跑步時,腳趾沒碰到鞋頂部。
試新鞋 該怎麼做 試新鞋時,建議讓孩童這樣做…
站著試鞋,因為人站著時,人體的重量會施加在腳掌,腳會擴大一些,因此,站著試鞋能更精準地確定鞋子的大小。
穿著新鞋時,確保所有腳趾有扭動的空間,不要緊到完全不能動。
帶著上學時要穿的襪子一起去試。
試鞋時不要急,給點時間在店內走動,確保穿得舒適。

新的學年來臨,許多家長會為孩子購買新校鞋。(檔案照)
問與答
Q. 除了校鞋,在為孩童選其他款式的鞋子時,家長應留意什麼?
陳世昌:首先要確認孩童穿這鞋子主要是進行哪些活動,以及穿這鞋子主要走在哪種地面? 不同款式的鞋子是為不同活動而設計。沒有一款鞋子是適合所有活動類型的。所以家長應確保孩子穿適合場合的鞋子。
Q. 孩童什麼時候應換新鞋?
陳世昌:要記得孩童和成人不一樣,正在迅速成長和發育,所以腳的尺碼會根據成長過程而有所改變。
孩子腳或膝蓋疼痛時,就應換鞋子,因為這表示腳長大了或腳型變了。
另外,若鞋子有明顯的磨損跡象,如腳跟鞋底外部磨損或變薄,也應更換鞋子。
每六個月定期檢查孩子的鞋子,是評估鞋子是否合腳和功能是否良好的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