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短短的幾天時間裡,要玩景點、要購物、要休息,還有那麼多特色小吃引誘,如何在242家米其林餐廳中挑選出滿意的米其林呢?
去繁化簡,米其林一般包含了很多法國菜、歐洲料理、日料、粵菜等,而既然在新加坡,那就只勾選1-3星級+新加坡相關的菜吧~(可惜,二三星級里沒出現新加坡菜)

再到必比登里,選擇幾家特色且感興趣的,查漏補遺~
最後去除沒預約到的、時間不對沒開門的、不太適合四川人口味的,最後挑出以下7家

號稱最便宜的米其林一星,油雞飯排隊也要吃
根據Michelin Singapore官網顯示,新加坡米其林餐廳的人均範圍從3-500星幣都有,包羅萬象,豐儉由人,而其中有且只有2家價格卻是只有3-15星幣,算的上是全球最便宜的米其林星級食肆啦~

相傳這家在2016年的時候都還是大排檔的一個小攤攤,自從被米其林的「死亡之吻」相中了,攤位費高漲,被迫或者說乾脆升級成類快餐的店,不過價格依然親民~

菜單推薦的是油雞飯,有了油雞,就在點個叉燒、排骨及燒肉的三拼吧,這樣基本含蓋了主要菜品~

油雞的上色非常漂亮,大塊的雞肉上面披著一層紅亮泛光的雞皮,雞皮醬香,伴有蜜汁,咸甜復合很是濃郁,濃郁之餘還有輕微鹵香與酒香,回味持久,雞皮無論配合雞肉還是米飯都是一流,推薦~

米飯淋有油雞湯汁,咸甜之餘夾雜較強白酒酒糟氣息,不搭雞皮,單吃會覺得酒糟氣息有點稍過~
這時看到隔壁桌將一種濃稠的黑醬油在飯堆上畫圓,再拌之,跟著學~
黑醬油拌入之後,酒糟氣息不在突出,增加一味焦糖風,同時濃縮黑醬油微苦口感也接近消失,帶上米飯底部的陳皮細粒,甜香、醬香、焦糖香、酒香、陳皮香混合,風味複雜而卻迷人~

叉燒:表層烤的略微發黑,薄薄的沾染一層醬色~ 與香港龍景軒一樣,是全瘦叉燒,表層之下呈現粉紅色,很是漂亮~
逆紋瘦肉,鬆軟好嚼,味道細緻,肉香突出,而外層醬衣叉燒風味非常濃郁,混合一起相得益彰,推薦~

排骨:看似全瘦,實則瘦肉之間隱藏分布的一定油脂,油香充足,干香不柴,同樣甜咸香復合風味為主導,蜜汁甜香風味之上,鹹味稍有加強,而且還透露著一股雲南臘排骨的風味,很是好吃,推薦~

燒肉:是使用間層五花,切成長條狀的長方塊,兩端一瘦一肥,都烤成漂亮的焦塊~
紅肉側表面烤的干香,但過咸,不死咸但重咸,脂肪側表面,一層金黃,強烈油渣兒風,嚼起來香的很,但空調作用下,冷了,膩~
被空調吹冷了,有種嚼冷凍肥肉的感覺,不是很好,剛出爐熱乎乎的可能不錯,但畢竟冷了,單這一味不推薦,請慎選~

性價比真的超高,一個油雞飯才3.8星幣,真的是米其林的味道,連鎖快餐的價格~
店名:了凡香港油雞飯面(Liao fan HongKong Soya Sauce Chincken Rice & Noodle)
地址:336 Smith St, Singapore
推薦:油雞飯、排骨、叉燒
用湯頭的溫度燙熟食材,超嫩
她們家是僅次於油雞飯的便宜的米其林一星店,但她們家這個隊排的之誇張,直接從小攤攤排出門口,再由門口排到大排檔店面之外的範圍~

她們家東西不多,只有炸扁魚、湯粿條、乾麵、紫菜湯與肉丸湯五種而已,也只有小份6星幣、中份8星幣、大份10星幣三種價位~

厲害之處是,煮粿條的肉糜與豬肝是直接用湯的餘溫燙熟的,保證了鮮嫩口感~
沸煮粿條之後,老闆又取出一空碗,舀入2勺包含水分的肉糜,夾入幾片深紅豬肝,最後在放入生豬肉片,撒上紫菜蔥花,些許醬油,迅速的倒入大鍋沸騰的湯汁,所有生食瞬間全部熟成~

粿條湯為肉湯,湯鮮不濃,由於沸湯現燙的關係,豬肝、肉片皆嫩,而肉脞更是因為攪拌了湯汁再燙,口感鬆軟更加水嫩~

純米製作的粿條,彈性口感,與之一起入口彈軟鮮嫩,再順勢夾一小塊干香有味的炸扁魚,這搭配還真是不錯的啊~

乾麵貌似略微扁寬的雞蛋黃面,此面主打香彈,口感甚好,麵條之間還夾雜了些許豆芽,再香彈置於補上一道水嫩與脆口,口感相當巴適,記住每口都弄上一點炸扁魚,乾麵搭配干香,很妙的組合~
調味方面,主打醬油香與醋香,醬油不算咸,但氣味突出,同時混合著明顯的醋酸味,隨後浮現略微辣味,有層次~
但個人覺得醬咸醋酸的風味過於突出了一點,稍微不太喜歡~

總體來說還不錯,我認為湯粿條的湯頭還可以有提升空間,乾麵的調味需要改進(人家傳統調味,當地人吃的津津有味,需要改進的是我這個外國人的舌頭吧,哈哈哈)
如果排隊能控制在半小時以內,湯粿條是值得來吃的,兩小時就慎重考慮一下吧,所以請在早上9點以前達到她們家,傳說這個時間之前都不用怎麼排隊~
店名:大華豬肉粿條面(Hill Street TaiHwa Pork Noodle)
地址:NO.465,Crawford Ln, Singapore
推薦:粿條
海鮮與椰漿碰撞出的叻沙
她們家算是非常知名了,牆上除了米其林的貼紙,新加坡、大馬、香港的明星合照整整貼滿一牆,而且早在幾年前的詹姆士的「美食大三通」也來過此地~

當做早飯,一不小心,一個人就點了一桌~

招牌的叻沙果然名不虛傳,要不是點多了,定再來一碗~

濃郁的湯頭來自於椰漿、辣椒、蝦米及作為靈魂的Laksa葉,辛辣的味道不搶椰香的風采,搭上蝦與血蛤,海鮮之味與香濃辣甜在嘴裡一氣呵成~

而沒想到的是她們家的竹炭流沙包也是我的大愛~
灰黑色的軟皮之下,是鹹蛋黃與椰奶濃漿的組合,當流淌在舌尖的瞬間,咸甜明顯,衝突而又融合,透著椰奶與蛋黃的香氣,甚是美妙~

他們又將新加坡最為馳名的辣椒螃蟹包於包子之中,甜軟的麵皮與辣椒蟹肉一起入口,帶著甜辣醬與香料味道,透著甜香,算不得很好吃,但挺特別的~

店名:328加東叻沙(328 KaTong Laksa)
地址:51 East Coast Road,Singapore
推薦:叻沙、竹炭流沙包
滑嫩味濃的娘惹咖喱雞米粉面
米其林必比登的店,到達時晚上20:00多,依舊排著長隊~

她們家特色是娘惹咖喱米粉面~ 老闆說賣了30多年了,只使用剛剛成熟的嫩雞,以保證雞肉的鮮嫩及滑口,可見對食材的講究~
湯頭使用烹煮幾十隻嫩雞留下的湯水,配以嚴格控制辣醬及椰奶的娘惹式咖喱配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