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旅遊業或將重啟
新加坡將會逐步向冠病傳播風險與新加坡相似或更好的國家和區域開放,包括接待轉機和過境航班,並考慮單方面向一些已控制好疫情的國家或區域的乘客開放,除了為商務客開通更多互惠綠色通道,也擴大到一般旅行。這意味著旅遊業或將在短期內重啟!

新任交通部長王乙康日前在交通部線上舉行的國慶敬禮儀式上致辭時說,冠病疫情雖導致航空飛行銳減,重挫了我國經濟賴以運作的機場發展,但新加坡決心讓樟宜機場和新加坡航空客機再次展翅高飛,重振航空樞紐的地位。王乙康也指出,疫情影響了海港和機場這兩個新加坡經濟發展的命脈,嚴格的邊境防疫措施及衛生擔憂導致國際航空旅行幾乎降至零。過去,樟宜機場每天有超過1000次客機起降,如今僅有約150次;新加坡曾是全世界第七個最繁忙機場,但現已下降到第50的位置,更糟的是,新加坡並沒有內陸航空業可以依靠。
王乙康說:「樟宜機場的同事跟我說,冠病讓我們倒退了至少40年,回到1981年第一搭客大廈剛啟用時的情況,但今日與往昔有很大的不同。在八十年代初,很多航空公司還沒有決定來樟宜,我們傾全力吸引它們,包括單方面開放天空。」「如今航空公司都來了,樟宜已發展為世界一流的機場。我們的挑戰是在控制病毒傳播的同時,恢復搭客量。雖然今昔非比,但我們必須有和八十年代初一樣的飢餓感和企業精神。」他指出,一個好的起點是向冠病傳播風險與新加坡相似或更好的國家和區域開放,加上中轉乘客,他們占了疫情前總搭客量的大概四成。此外,也須同時採取明智的措施,根據每個國家的傳播風險逐步開放邊境,例如可考慮單方面向一些已控制好疫情的國家或區域的乘客開放。「要履行14天居家通知對旅客是一大障礙,我們可能得考慮以嚴格的冠病測試機制來代替。健康和經濟考量並不是相互矛盾的,我們將設法振興航空樞紐,讓新加坡保持安全。」
因強制隔離,兩位馬國女兒趕不上見父親最後一面

在新加坡從工作的李女士表示,78歲的父親在7月25日晚上突然暈倒被送入新山醫院,她在接獲通知的三天後,帶著16歲的女兒和父親的入院證明信趕回馬國,但當地官員以沒有提供院方發出的病危證明信為理由,不讓她直接到訪醫院,而強制送入隔離中心。
李女士申訴,她在隔離期間一直爭取提早結束隔離但不受理,不料當她們仍在接受隔離期間,父親就在本月5日過世,結果無法見不到父親最後一面。李女士指出,她在本月8日接受2019冠狀病毒檢驗報告呈陰性,但還是無法提早結束隔離,導致家人將出殯日延遲多兩天,讓她結束隔離後趕得上出席出殯儀式。她說:「我也希望官員處理這類手續時更人性化,因為被隔離的人是很無助的。」
另外一名已經入籍新加坡的周良穗通過電話通話指出,她在本月4日得知73歲的父親生病去世,和家人從新加坡到馬國新山關卡時,獲准在馬來西亞境內待三天。他們在入境後第三天結束隔離,卻花了三小時的時間安排交通,最終只趕上火化儀式,撿取父親的骨灰,連遺容都見不到。
周良穗稱,離開隔離中心當天,官員說安排不到交通,一直到有了交通,她和家人也只趕得上去火化場,當時父親的遺體已經送入火化。她也說,她和家人進入隔離中心第一晚,就擔心沒有白紙黑字證明她們能在隔離第三天出外到靈堂的信件,因此緊張到無法入睡。
此外,周良穗也指出,入境馬國時關卡官員在她的護照上蓋章入境三天,但在6日出席父親的火化儀式後卻被強制繼續履行完14天的隔離,因此目前還在隔離中心。她擔心,因為沒有獲得有關單位給予的隔離證明信,擔心出境時會出現問題,怕被官員指他們逾期逗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