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4日訊)數據顯示,新加坡華族患上皮膚癌的機率較高,從2013年至2017年共有2841名男女患者。
根據去年11月上載至新加坡癌症註冊局的研究數據,本地三大種族無論性別,華族比馬來族與印族有更顯著患上「非黑素瘤皮癌」(nonmelanoma skin cancers)的機率。

生建議良好的太陽防護,例如使用雨傘遮陽是必要的。(檔案照)
從2013年至2017年,有1508名華族男性患有皮膚癌,馬來族男性有66名,而印族男性有28名。在同時期,有1333名華族女性有皮膚癌,馬來族女性有66名,印族女性則有29名。
新加坡伊莉莎白醫藥中心皮膚專科顧問醫生何晶晶指出,皮膚內的色素就猶如天然的防曬油,越黑的人擁有越多色素,做為保護皮膚的功能。若一個人曬傷幾率高,他患皮膚癌的幾率更高,反之若能曬黑幾率較低。
伊莉莎白諾維娜醫院皮膚專科醫生陳愛霖也說,除了皮膚白皙與皮膚癌家庭病史,因為過度在無防護下接觸太陽與使用鞣床(tanning bed)也是導致越來越多年輕人患皮膚癌的因素。此外,容易曬傷與常長痣也增加患上皮膚癌機率。
但何晶晶指出,這並不意味皮膚較黑的人不需要保護皮膚,他們仍會面對紫外線帶來的皮膚老化與色素沉澱。
她說,發現多數人用防曬油的方式和分量並不正確,有些人則會太重視臉部,忽略身體其他部分。
陳愛霖說,根據新加坡癌症註冊局,2010年至2014年,每年有1719名男性與1381名女性患有皮膚癌。皮膚癌在本地男性中是常見癌症第6名,女性中則是第7名。
根據資料,本地過去50年來,皮膚癌是其中最常被確診的癌症,卻是其中死亡率最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