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21日訊)七旬「乾女兒」被指7年來誘使八旬嬤拿出53萬(162萬令吉)棺材本做投資,豈料如今鬧失聯,阿嬤血本無歸。
郭女士(84歲)昨午在女兒吳女士(57歲,理髮師)與外孫莊先生(34歲,船務業)的陪同下,在一家位於實龍崗的討債公司召開記者會。
郭女士在18年前,於楊厝港惹蘭林木一帶的廟宇認識了何姓婦女,對方今年70歲。
吳女士說,該名婦女很會討她母親的歡心,很快就取得她的信任,嘴巴也很甜,會喊母親為「媽媽」。
莊先生補充,「乾女兒」約2010年開始遊說外婆,說可以將儲蓄交給對方,投資在婦女兒子的生意上,但並未清楚交代投資與報酬細節。
「外婆只是在投了錢後的前幾次,幾次拿到約500元至1000元(1500至3000令吉)而已。」
他說,外婆曾於2016年拿出20萬元現金給對方,外婆不識字,問說是否有收據,「乾女兒」就提供了一張寫有20萬元(61萬令吉)的支票複印本作為「收據」,但支票並非她本人的署名。
莊先生說,外婆信任「乾女兒」,除了支票並無其他書面證明,外婆則前後拿出了53萬元棺材本作為投資金額。
本報嘗試致電「乾女兒」的電話,但號碼已被終止服務。
吳女士透露,她在2017年因要買車,打算向母親借3萬元(約9萬令吉),母親就向「乾女兒」開口要回一些錢,對方卻一拖再拖。
「我和家人這時才知道,母親一直在給對方注資,之後就報警,也找了追債公司。」
郭女士在記者會上幾度潸然淚下,說自己笨,錯信了「乾女兒」,還說對方是個很「厲害」的女人,即使已說沒錢了,對方還是一直向她討錢。

郭女士談及失去棺材本,數度奔潰哭泣。
「乾女兒」曾上門歸還2萬6000元(7萬9500令吉)現金,還揚言:「你會請律師,我也會」。
吳女士說,去年1月,「乾女兒」突然上門,還在門口拿出一個大信封交給母親。
「當時她拋下一句:『你會請律師,我也會』,然後就乘車走了,之後也沒了音訊。」
郭女士發現信封里裝有50元、100元的現金,總共是2萬6000元。
莊先生推測,對方應該是得知家人報警,才會還錢,但「乾女兒」原本承諾會還5萬現金,最後卻只還了2萬6000元。

被指至今未還完錢的七旬「乾女兒」鬧失聯。
「乾女兒」自稱有錢人,曾在阿嬤患癌期間多加照顧,還為她燉燕窩。
吳女士說,母親約8年前患乳癌,「乾女兒」曾體貼照顧,還為她燉燕窩。
她見過該「乾女兒」,對方稱住在屬於高尚住宅區的武吉知馬一帶,丈夫經營工廠。
但先生透露,今年7月獲知,警方因無新證據停止調查,建議他們通過民事訴訟索償。
警方受詢時證實,接獲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