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多國的新冠疫情數據仍呈上升趨勢,其中也包括新加坡。
與其他國家不同的是,新加坡的疫情是「反彈」式的,從最開始的控制得當,到現在突然爆發,似乎沒有徵兆,也沒有任何道理。
因為早在中國疫情爆發初期,新加坡作為第一批響應方,就採取了積極的防範措施:
1月初,通知機場嚴格監測來自武漢旅客的體溫;
1月23日,宣布暫停來往武漢的航班;
1月31日起,對兩周內去過中國的所有外籍人員實施禁止入境措施;
2月18日起,要求曾在兩周內到訪過中國內地的民眾實施居家隔離14天。

新加坡憑藉對武漢及中國內地超快的防控速度,使得其在疫情初期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在2月7日之前,新加坡始終保持0感染。且在截至2月29日的102例感染人數中,無一例死亡。所以,新加坡也一度成為各國疫情防控的典範。
於是,在那個時候的新加坡街頭,已經有絕大部分人摘掉口罩,像往常一樣工作生活了。

不知大家是以為疫情已經過去,還是因為新加坡的顯著成效飄了。於是,這個轉折點開始出現了。
在2月底全球疫情的大規模爆發中,新加坡的疫情感染數據有了反彈的苗頭,直到3月底4月初,疫情迎來了較快增長,此前的防疫措施似乎已經無法控制當局,於是新加坡政府相繼採取了「居家隔離、保持一米距離、全民必須戴口罩、封城」等更嚴措施加緊實施。

但是,此次的防疫並沒有像第一次那麼成功,反而出現了多個本地感染群組,同時一些源頭不明的本地感染者數量不斷增加,截至4月17日,新加坡現有確診數已突破5000例,情況不容樂觀。
從感染人群來看,多數來自現有的客工宿舍感染群,而在所有客工宿舍中,榜鵝S11宿舍感染人群最多。
所以,移民工人成了新加坡的高危感染群體。

眾所周知,新加坡是一個移民熱門國家,不僅有錢人選擇移民這裡,不少客工也紛紛移民此地謀生,而這部分人群也是這個國家主要勞動力來源,占總人口的38%。他們拿著低廉的薪水,過著新加坡最「底層」的生活。
他們集中住在政府專門建造的「客工宿舍」,平均每個房間12~20人,吃飯、睡覺、如廁等空間全部共享,沒有絲毫隱私。

擁擠的環境,極差的住宿條件,成了病毒滋生的好地方。所以新加坡的多起聚集性感染病例都出自這裡。
新加坡傳染病專家表示:客工宿舍人滿為患,一旦疫情大暴發,恐成新加坡版鑽石公主號遊輪。
這或許才是新加坡疫情出現失控性「反彈」的主要原因。
對此,新加坡也採取了針對性防控舉措,將出現多個病例的榜鵝S11宿舍、Westlite Toh Guan宿舍以及Toh Guan宿舍設為隔離點。要求20000餘名相關工人在此地隔離兩個星期。同時加強宿舍的清潔工作,在宿舍設立醫療站,為身體不適的工人做出健康檢查,將這些人與室友分開安置。

在隔離期間,還為工人提供每日三餐,和薪水補助。
除此之外,低收入工人的薪資也得到了相應解決。據悉,在疫情期間,低收入工人將通過「臨時救濟基金」(Temporary Relief Fund)和「19新冠病毒支持補助金」(COVID-19 Support Grant)項目得到援助。
臨時救濟基金保證了低薪移民工人們將可以從4月1日起得到最多兩個月工資的補助(上限4600新元),支持補助金將從2020年5月1日起,向符合條件的新加坡人連續三個月的資助。

有人說,如果新加坡能早些重視客工的這些問題,也不至於出現第二次反彈。
不得不承認,新加坡也是一個兩極分化較為嚴重的國家,那些低薪移民客工的待遇保障確實略微不足,他們無法享受好的醫療條件,好的生存環境,甚至都無法像正常人一樣不受異樣的眼光生活。可正是因為這樣一群人,新加坡的大部分社會工作才能有效進行。
毫不誇張的說,新加坡的城市發展離不開移民客工。那麼,就請大家更多善待一下他們,多一些關懷與愛。
疫情面前人人平等,病毒的傳播也不分國籍或公民身份。想要戰勝疫情,就必須重視這部分人群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