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李西延
根據Bloomberg Billionaires Index,新加坡首富又換人了!從海底撈的張勇變成邁瑞醫療的董事長李西廷,因生產的呼吸機等醫療設備成為重要戰略物資,李的身價暴增35億美元,個人資產凈值達到125億美元。坐穩新加坡首富。
本期獅城商海將帶領讀者們詳細了解邁瑞醫療董事長的的發家歷程。
01
邁瑞發家簡史
其實邁瑞的發家很有意思,他的創始人李西延和徐航都是醫療器械科班出身,創業之前就職於被稱為中國醫械界「黃埔軍校」安科,後來拉上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成明和,一起上演了一出醫療器械界的「中國合伙人」。
邁瑞醫療的招股書資料顯示,李西廷,1951年生於安徽碭山,1976年畢業於中國科大物理系低溫物理專業,1982年至1984,在法國巴黎第11大學作訪問學者。

李西延
1984年回國後,離開了研究所到深圳打拚,結識了合作夥伴徐航、成明和,他們三人也被稱為邁瑞醫療的創始人「三劍客」。
1991年,武漢中科技術服務中心與香港長潤企業有限公司在深圳蛇口合資創辦了深圳邁瑞電子,此時在邁瑞的股東里還沒有李西廷的身影。
1994年,香港長潤突然將65%的股權轉讓給了香港中創和廣州邁瑞電子,而香港中創和廣州邁瑞電子的股東正是李西廷和他的合伙人們。
1997年,李西廷及其合伙人在蓋曼群島註冊成立了開曼邁瑞,而隨後,香港中創、廣州邁瑞電子、武漢中科的股權又轉讓給了開曼邁瑞。
2000年,又經過了一次股權變更,開曼邁瑞成了深圳邁瑞電子的全資控股母公司,應該說至此才算是邁瑞醫療真正開始起飛。

邁瑞醫療
最開始,他們選擇的是做醫療器械的代理,但僅僅做代理髮展空間有限,因此,在一邊做代理賺錢的同時,他們想辦法自主研發。
但即使在今天,國產品牌距離進口品牌的差距都不小,更何況是邁瑞創業年代,那時候國內自主研發的產品,幾乎是沒人買帳。為了能將自主研發的產品推向市場,邁瑞決定先從鄉鎮甚至農村的中小醫院入手,以高性價比作為敲開市場的武器,在與國際品牌的對抗中,甚至被冠以「價格殺手」的稱號。

邁瑞呼吸機SV300
如今在國內,邁瑞醫療的產品已經累計供應給了超過11萬家醫療機構,全國99%以上的三甲醫院都是它的客戶。
而在海外,邁瑞醫療在15個國家設立了20多個子公司,產品遠銷全球190多個國家和地區,連一向苛刻的美國也有2/3的醫院使用了邁瑞醫療的器械產品。
02
「中國第一」的締造者
2006年9月26日,邁瑞董事長、總裁共同按響美國紐交所開市鈴聲的歷史鏡頭。從此,邁瑞成為中國第一家在紐交所上市的醫療設備公司。
2008年3月11日,邁瑞醫療國際有限公司宣布以2.02億美元收購美國公司Datascope旗下的監護業務部門,由此成為全球第三大監護設備製造商。

邁瑞醫療
2016年隨著中概股的回歸潮,李西廷及其管理團隊也實施了私有化退市,於2018年回歸了A股創業板。

截止到2020年4月3日,邁瑞醫療A股上市後上漲約5倍
只不過,公司回來了,但李西廷的國籍卻留在了新加坡。2019年報顯示,邁瑞醫療營收166億,凈利潤54億,而2020年,預計又是一個豐收年。

邁瑞全球市場布局
03
生命科技如此親近
疫情爆發以來,被譽為「救命神器」的呼吸機陷入了全球性缺貨的狀態。呼吸機尤其是有創呼吸機的增產供應問題備受關注。多一台呼吸機,可能可以多救活幾個人,從未感到「生命與科技如此親近」。
作為我國最大的醫療器械生產商,邁瑞醫療在中國院用有創呼吸機出口占比達60%以上。邁瑞醫療董事長李西廷表示,「公司生產在銷的呼吸機是有創呼吸機,產量已大幅提升,每日產能近百台。」
「一罩難求」變成了「一機難求」,邁瑞醫療呼吸機生產線訂單排到6月,24小時開工,高管上陣擰螺絲,員工人數翻倍!
3月31日下午,100餘台有創呼吸機在邁瑞醫療深圳光明製造中心完成裝車。這是邁瑞醫療近期發往義大利的第二批醫療設備訂單。

疫情無國界,抗疫無孤島,全世界人民終將齊心協力全力以赴,共戰疫情。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