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初入主中國西南房企協信地產後,新加坡富豪郭令明家族並沒有如願實現抄底,反而被拖入協信的債務泥潭,並因此導致家族內部的分裂。這對意圖抄底中國房地產不良資產的資本是一個巨大警示。
郭令明家族擁有新加坡最大的房地產公司豐隆集團,該集團還涉足酒店、金融等產業。2019年,豐隆集團旗下的城市發展公司(CDL)籌劃入股協信地產,2020年初完成收購了協信的多數股權,但此後這家東南亞地產巨頭並沒有扭轉協信的危機。
郭氏家族很快就意識到,支持協信可能是筆失敗的投資。彭博最新報道稱,CDL正在內部討論出售協信遠創持股,並進行債務重組。
豐隆集團掌舵人郭令明及兒子郭益明支持投資協信,但據彭博報道,郭氏家族及CDL內部對此存在分歧,自去年10月以來,CDL已經有三名董事辭職,其中包括郭令明的堂弟郭令柏。
郭令柏在辭職信中提到:「與董事會和管理層就集團對協信的投資及其繼續向協信提供財務支持存在分歧」。這是數十年來,郭氏家族首次出現年長成員的對立,被外界理解為郭氏家族內部「決裂」。
稍早時候,郭令明在一封公開信中表示,最近多名董事離職是重整董事會的機會。他承認,在商業環境快速變化的背景下看待對協信的投資,「疫情的全球蔓延讓這筆投資更具有挑戰性」。
協信是總部位於重慶的一家中型房企,實際控制人為當地富豪吳旭。郭家探討對協信的投資最早開始於2019年,彼時,CDL計劃以總對價55億元成為協信地產平台協信遠創的第二大股東,其中包括27.5億元的貸款及27.5億元的股權收購款(收購協信遠創24%股權)。
不過,中國房地產業受宏觀調控影響進入低潮期後,協信的債務危機很快爆發,使郭氏家族獲得了以更低價格入主的機會。2020年4月,CDL以43.9億元收購了協信遠創51.01%的股權,原股東吳旭和綠地的持股分別下降至29%、19.99%。此外,CDL還擁有看漲期權,即可以在2022年以7.7億元收購協信遠創另外9%股權。
郭氏家族一度將此收購視為一筆划算的買賣。
主導這筆交易的是郭令明之子郭益智。郭家早在十幾年前就進入中國內地市場,郭益智在家族公司中歷練多年後,於2016年出任城市發展公司CEO,開始主導郭氏家族在中國市場的地產業務。
值得一提的是,郭氏家族曾熱衷於開發西南房地產市場,大中華區總部一度設在成都,CDL在重慶還打造了鵝嶺峰、黃花園兩大項目。不過,這家新加坡地產巨頭水土不服,項目運營和銷售並不如意。2017年不得不將重慶項目大部分持股賣給萬科。
對郭家來說,入主協信是其在中國最大的一筆投資,也是打開中國市場業務的一把「鑰匙」。協信地產儘管陷入了債務危機,但多年積累的土地儲備近千萬平方米,可以使CDL在中國的業務從3個城市擴張到近20個城市。
然而,新加坡富豪低估了協信地產遇到的麻煩。
協信困局
協信地產昔日是渝派房企「五朵金花」之一,涉足住宅、商業中心、酒店等業務,與龍湖、金科等重慶起家的房企齊名。
創始人吳旭靠協信地產起家後,逐漸將重心挪向上海,並將觸角伸向金融、科技以及上市公司資本運作,在2015年之後的幾年間,他的協信集團與清華系的啟迪控股合資成立啟迪協信科技城集團,在重慶拿下了一張民營AMC牌照,併入主上市公司獅頭股份。2017年,吳旭還為協信地產引入了戰略股東綠地控股。
彭博報道稱,吳旭的協信系與資本財團的關係一直非常密切。除新加坡豐隆集團外,協信系還與泰國正大集團、台灣潤泰集團以及礦業大亨王文銀等有著合作關係。
不過,近年來協信地產逐漸落伍,2019年起已跌出房企百強。最近兩年,協信的年銷售額徘徊在200億元出頭。特別是2020年初受疫情影響和債務危機影響,不得不出讓多數股權給郭氏家族。以CDL的入股價格推算,協信地產易主時的估值僅有86億元。
吳旭出售協信地產的根本原因是債務危機。從2020年上半年財報看,協信地產的經營和債務情況非常糟糕。當期,協信遠創虧損12.58億元,有息負債356億元,但手頭資金僅有26億元。協信遠創還面臨著融資困境: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籌資現金流凈額分別為-42.23億和-43.73億元。
郭氏家族入股協信地產後,並未扭轉局面。2020年底,協信地產已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
值得注意的是,吳旭剛剛將上市平台ST獅頭(600539.SH)的股權從自己名下轉出。1月18日,ST獅頭公告稱,間接控股股東玖日企業進行了增資擴股,吳家輝、吳靚怡實控的玖融信息成為玖日企業控股股東。不過,由於玖融信息執行事務合伙人為吳旭,因此,ST獅頭實控人仍為吳旭。媒體報道顯示,吳家輝和吳靚怡為吳旭親屬。
截至1月18日,玖日企業通過上海遠涪及上海樺悅合計持有ST獅頭28.72%股權。2019年12月,吳旭卸任ST獅頭董事長和代總裁,目前僅在ST獅頭擔任董事。
假設郭氏家族失去信心,吳旭又將如何收拾協信地產的爛攤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