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本地疫情的好轉,解封進入第二階段,本地購物中心的人流量有所回升,但也只達到了疫情前的3成左右。
國際間的旅遊受限,遊客減少,購物商場的業績依靠更多的是本地的消費群體。根據烏節路一家商場的管理者,商場現在推出的一系列促銷主要是針對本地顧客,人流量只有疫情的三到四成左右,總體上來說,業績壓力還是很大。
而商場和購物中心的人流量比較少的原因還有一個就是,大部分的公司還是選擇讓員工居家辦公。

一家寫字樓的管理者表示,自己所工作的這棟大樓里,大約只有30%的公司恢復了正常辦公,上下班和午餐時間完全沒有以往的擁擠。
而網紅星耀樟宜的人氣就好很多。
像是周末的時候,很多商家的門前也重現了以往排隊的場景

商場內不算擁擠,但顧客並不少

娛樂設施重新開放

不過從整體來看,人流量也不及以往的一半,要知道星耀樟宜平時的日客流量約在30萬人次!
疫情前的它是這樣的

現在的這個情況完全可以用慘澹來形容....
不過傷腦筋的也不光是購物商場,本地規模較大的公司都有不同程度的虧損或者收益下降。
2020
以凱德為例,今年上半年的凈利年比銳減將近90%,報9660萬元,同期收入也下降將近5%,報20億2740萬元。
該集團表示,這主要是因為給予新加坡、中國和馬來西亞的租戶租金回扣、新加坡和中國的購物中心和住宅項目,以及集團的住宿業務收入減少,而如果疲弱的經濟形勢不見好轉,集團今年下半年的業績將繼續受影響。

看看往年凱德的收益報表,就知道這個數據有多慘澹了。
2018
2018年,凱德集團第二季度凈利年比增長4.4%,達到6億550萬元,同期的收入也上升35%,達到13億4240萬元。
而整個2018年上半年的集團的收入增長將近44%,達到27億1800萬元,凈利報9億2460萬元,是2020年度的9倍多!
本地另一通信供應商starhub的日子也不好過。
2020
本地電信業者星和上一季的凈利年比下降5.6%,報3730萬元。
根據該公司公布的未經審計報表顯示,同期的服務收入因移動、寬頻和付費電視收入減少,年比下滑15%,報3億7620萬元,和上一季的凈利年比下降5.6%,報3730萬元。
其中,因旅遊限制導致漫遊、國際長途電話和預付收入受到衝擊,加上數據使用量、配套簽訂率減少,導致移動服務收入下滑25.4%,報1億4340萬元,付費電視和寬頻服務收入也分別減少27.6%和4.2%。
starhub總結了今年上半年的表現,公司凈利滑落17.2%,報7740萬元。
當然,這些收益下降的企業還只是我們所了解到的冰山一角,還有很多大企業和中小企業在生死存亡的邊緣掙扎。
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