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叔晚上將摺疊椅打開,在樓梯口過夜,早上出門前再將摺疊椅收起放好。
(新加坡2日訊)明明有房子,卻無家可歸。新加坡房東從峇淡島來獅城收租,卻遇上疫情回不去印尼,被迫睡在姐姐租賃組屋外的樓梯口近五個月,也須靠打雜工餬口,忍受與妻女分隔兩地的相思之苦。
家住直落布蘭雅彎一座租賃組屋的郭女士日前聯繫《聯合晚報》,指一名六旬阿叔近幾個月來疑無家可歸,每晚睡在組屋五樓的樓梯口。
記者日前晚上8時走訪上述地點,果真看到一名阿叔躺在摺疊椅上看手機,椅子上僅有兩個靠墊。
劉姓阿叔(67歲,退休人士)見到記者頗感驚訝,他解釋道,今年3月底自己從峇淡島回到獅城收房租,卻遇上疫情封城,被迫留在獅城,與妻女分隔。
原來阿叔十幾年前與印尼太太結婚後就定居峇淡島,將自己在新加坡的三房式組屋以每月1600元(約4800令吉)出租,房租供夫妻倆和兩個女兒的平日開銷。
自3月底被迫滯留新加坡後,他先到大哥家借住,可六月初趕上大哥的兒媳生產,需騰出房間,他只好搬走。
在幾名好友處輾轉借宿幾晚後,他只得跑來姐姐居住的租賃組屋樓梯口暫住,平日吃飯、沖涼回到單位內,晚上則在樓梯口的摺疊椅上過夜。
他受訪時一邊指著摺疊椅,一邊解釋自己每晚就半躺在椅子上睡著。
偶爾風大時才加毯子。由於年歲已高,樓梯口環境潮濕,他早上睡醒時常會腰腿酸痛,需要慢慢活動筋骨才緩過來。
阿叔也表示,收來的房租如今還要寄回峇淡島供妻女開銷。
為了應付自己在本地的生活,他只得找了一份打掃衛生的散工,月賺1400元(約4200令吉)。
他表示,「住在樓梯口也是無奈之舉,盼望早點解封,我好回去峇淡島與老婆和女兒團聚。」
目前,新加坡和印尼同意共建互惠綠色通道,為兩國之間必要的公務和商務旅遊提供便利,並從10月26日起開放讓兩國人民申請。
女兒想爸天天撥電哭
女兒每天三四通電話,哭問:「爸爸,你怎麼還不回家?」
阿叔育有兩個女兒,大女兒12歲,小女兒9歲,每天早晚他們一有時間就撥電給他,問他何時要回家。
「小女兒每晚常常哭著掛電話,再由老婆慢慢安撫她的情緒入睡,我一想到這,心裡不是滋味。」
他表示,自己從兩個女兒出生後,從未與她們分開這麼久。他如今天天盼望著印尼解封,自己能早點回去,與家人團聚。
姐住一房式 擠不下阿叔
姐姐一家表無奈,一房式組屋「擠不下」阿叔,才出此下策。
阿叔表示,姐姐所住的單位是一房式組屋,如今住著姐姐、姐夫和他們的乾女兒,空間有限,加上自己與干侄女不相熟,因此也不好意思同住一室。
干侄女林女士受訪時說,「單位內確實很擁擠,沒辦法讓叔叔入住。不過平日叔叔和我們一家人一起吃晚餐,他也會進來沖涼和換衣等。」
阿叔則說,所幸自己過夜的樓梯口不常有居民經過,自己也儘可能早出晚歸,到晚上才躺在樓梯口。
目前僅有一名同層鄰居早上出門晨運時,被在樓梯口留宿的他嚇到,事後他已向鄰居解釋自己的情況。
圖、文:聯合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