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中的共享陽台–外部區域和共享空間交織在一起在成群的塔樓中穿拆錯落的出現

設計師巧妙運用空間,讓居民在底層能無障礙地用斜坡通往公園,並在天台的花園設有遊樂場和運動設施。


新加坡藝術高中

這是新加坡一個專業的視覺以及表演藝術高中,學校位於城市文娛中心地帶,其專業的表演藝術場地與城市緊密結合。設計龐大,密集,但是富有穿孔型空間,實現深層次自然採光和通風。

下方是開放的挑高空間,可以實現公眾溝通;上放則是安全安靜的學習空間。下方空間包含一個音樂廳,一個戲劇劇場,黑匣子劇場還有一些小型非正式表演空間。這些是與公眾交互區域,公眾能到學校來觀看藝術。

此外還有一個種上樹木的露天劇場,非常受歡迎,其背景的建築空間就像一個雕塑一樣,是這個城市的有趣景觀環境要素。上方的校區,簡單,靈活,安全,開放。視覺保持了與環境的相同。


通風和採光都是自然的,具備可持續性。外牆的綠色植物可以過濾強光和灰塵,保持涼爽,並同聲學天花板一起吸收交通噪音。





WOHA的創新,不在局限在新加坡本地,而是開始延伸到中國、泰國這些亞洲國家。
從深圳的自然景觀和山地公園中汲取靈感,設計有12個7層高的「天空山」,連接三個圍繞集中核心的辦公大樓。
萬科雲城(在建)

這些山丘也作為塔樓的避難所和電梯轉移樓層,提供托兒等設施。


大型內部中庭,帶有層疊的空中花園和種植的瀑布山谷,山丘是自然通風的室外空間,不受風雨影響。


在很多項目中,「垂直綠化」只存在於效果圖中,但WOHA真正將這一主題玩到了極致。
聯合創始人Richard Hassell說:「我媽媽是微生物學家,我爸爸是植物學家和地質學家。WOHA建築事務所的聯合創始人,Wong Mun Summ的父親曾在新加坡萊佛士學院擔任實驗室助理。Summ實際上幫助他的父親為該機構的自然歷史收藏收集標本。」
建築跟自然最緊密的關係,就是將它融入進來。那麼建築就不只是居住的機器,也是生態、氣候、景觀的綜合體。三亞半山半島洲際酒店也是這樣的項目。
三亞半山半島洲際酒店

所有的綠色庭園及植栽被仔細安排在密集的幾何布局中,在海南島上塑造出一幅綠色的自然與人工織毯。



考慮當地所在的熱帶氣候,圍繞著花園主題,在無數個「水的花園」、熱帶花園和屋頂花園,起到了調節微氣候的作用。



為了進一步減少熱負荷,WOHA還設計除了極具創意的遮陽設施,使得內外都很有視覺效果。



Kampung Admiralty海軍部村莊是新加坡首個綜合公共開發項目,將公共設施和服務融為一體。
Kampung Admiralty海軍部村莊

傳統方法是讓每個政府機構分割出他們自己的土地,從而形成幾個獨立的建築物。該項目採用分層的「三明治」方法。設計了一個「垂直村落」,下層為人民廣場,中層為醫療中心,社區公園為上層的老年人提供公寓。



人民廣場是一個完全公共的環境,設計為社區起居室,公眾可以參加有組織的活動,參加本季的慶祝活動,購物或在第二層的販賣中心吃飯。


WOHA的設計中力求體現出可感知的關懷。
Enabling Village這是WOHA事務所為殘障人士設計的一個綜合服務中心,為殘障人事提供職業培訓和就業配對等服務。項目以原有的建築為基礎,進行功能改造,並重點加強通用設計和立面設計。
台北華固天鑄

華固天鑄位於台北市北部天母區的陽明山山腳下。台灣的公寓建築深受日本殖民主義和80年代後現代主義的影響,形成厚重而緊湊的街區空間。該項目擺脫了這個影響的束縛,成為附近街區唯一的高層住宅大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