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新加坡《海峽時報》報道指出,新加坡2019年第二季度私宅價格上漲,創五年新高。

報道指出,新加坡市中心,和邊緣地區的房價上漲也推動了房價指數上揚1.3%,至150.5個點。創下2014年第一季以來的最高水平,當時該指數為151.3點。
高緯物業(Cushman &Wakefield) 新加坡和東南亞研究主管克莉絲汀表示,考慮到全球市場的動盪以及中美貿易戰,這一漲幅確實出乎意料。
這一消息也表明,投資者和買家對住宅市場的長期前景仍持樂觀態度,對短期的小波動也可以從容應對。
昨天新加坡市建局的分析數據顯示,漲幅指的不是針對新加坡某個地區,而是全島房價平均上漲。

具體數據顯示為,中部的核心地區,非擁有地住宅上漲1.5%,而上一季度則降幅3%。繼中部其他地區在第一季度在降幅為0.7%以後,在新一季全面上揚3%。中部以外地區的房價繼上一季增幅的0.2%後,又上漲了0.5%。
那麼就銷量數據顯示,在第二季度中部地區和其他地區共銷售367套新房,平均尺價均超過2000新元;然而第一季度的銷量只有31套。所以說降溫措施並沒有完全冷卻房地產市場,從估算值結果就可得知:市中心,以及中部其他地區對新高檔住宅的需求依然很強勁。這也表明,即將開發的同類房產也會有更好的銷量。

然後在種種好的跡象出現的當兒,世邦魏理仕新加坡及東南亞研究主管出來提醒購房者們,他表示指數上漲有可能是曇花一現,由於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和新加坡房產市場充足的供應量,這個指數可能會「穩定」保持,甚至在過長期後會面臨下行的壓力。
橙易產業也在此預計,今年全年的房價將會上漲1%至3%;摩根史坦利分析師預計新加坡房價上漲會持續下去。

幾家權威機構各抒己見,究竟誰才是真正的贏家呢?持續關注新加坡房地產新聞,了解更多買房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