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價格變化放緩:儘管高價交易創新高,公共房轉售價格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增長幅度縮小至1.6%。
- 地區差異顯著:金文泰漲幅最大,但整體增長低於上一季度;中央區和芽籠的降幅尤其明顯。
- 房型價格趨勢:三房單位價格漲幅領先,五房和四房單位次之,多代房和小戶型增長較少。
在2025年第一季度,新加坡公共房屋的轉售價格增速明顯放緩,僅上漲了1.6%,比起2024年最後一個季度的2.6%上漲幅度有所縮減。

這一變化顯示出價格增長的疲軟,尤其是在經歷了2023年最後季度僅1.1%的同比增長後。
分析認為,年初的剩餘組屋銷售活動(SBF)帶來了創紀錄的5,500套組屋,或許是導致價格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

首季度內,有19個住宅區價格看漲,其中金文泰表現最為搶眼,季度環比增長15.4%;其次是馬林百列和紅山。
不過,這些增長與2024年第四季度的最高漲幅相比仍顯遜色,如中央區的價格曾飆升25.6%,大巴窯則上漲了12.1%。同時,第一季度內,價格降幅較大的地區包括中央區和芽籠,分別下跌18.5%和7%。

按房型觀察,三房單位價格的上漲最為突出,從上一季度的平均455,120新元攀升2.3%至465,416新元。
同樣,五房單位價格上漲了2.1%,四房單位上漲了1.9%。豪華單位的漲幅最小,僅為1.4%,兩房單位增長也僅為1.6%。這可能是由於自2024年10月政策變動後,單身人士可在所有區域申請兩房靈活建屋,導致小戶型單位在轉售市場的需求有所減弱。

圖源:EdgeProp
在這一季度,約有348套轉售公共組屋以百萬新元成交,比上一季度增加了22.1%,達到歷史新高。

圖源:EdgeProp
這些高價交易中,57個單位剛滿足最低居住期限。大量的高價交易發生在成熟住宅區,如大巴窯和紅山,分別貢獻了68套和53套的高價交易,占整體成交的5.3%。
2025年第一季度的轉售交易量也出現上升,從2024年第四季度的6,424交易增長2.6%到6,590起。然而,與2024年第一季度相比,交易量下降了6.8%。儘管年同比有所減少,市場仍表現出明顯活力,並面臨從大量新房源帶來的競爭壓力。買家對淡濱尼、盛港、兀蘭、義順和裕廊西的關注最多,占總交易的36.2%。

此外,租賃市場在該季度也表現搶眼,批准申請激增12.3%至9,662份。這一需求通常在假日過後的季節性調整中增長,並受益於外籍人士和學生返流。
新加坡建屋局預計將在七月推出約5,400套新的BTO組屋,並同時進行SBF活動提供3,000套。這是自2017年以來SBF供應的最高峰,體現了未來幾年繼續擴大住房供應的趨勢。

圖源:EdgeProp
然而,由於外部因素如高利率和經濟不確定性,市場走勢仍存在變數。分析預計未來價格可能小幅上升,但買家將更注重控制預算,以應對多變的市場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