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土椰去肯德基點餐
買完以後,找不到吸管
就去問前台,怎麼沒有吸管啊?
那邊說, we go green
我說,what?
她說,we go green
GR...EEN?

哈哈搞了半天不是這個Green
而是環保的Green
新加坡KFC從6月已經停止供應
塑料蓋子和吸管了
為了環保,Go Green!

除了KFC,新加坡星爸爸也綠了
(星爸爸:我本來就是綠的)
星巴克在今年7月宣布
兩年內,全球門店和塑料吸管說拜拜
用更環保的材料取代塑料
新加坡已經開始實行
還有!就是一款特別設計的杯蓋
這樣就完全不需要吸管了
據說也已經在新加坡推出~

這就奇怪了
新加坡塑料製品一向用的
那可謂是相當的...狂!
怎麼突然Go Green了?
新加坡很不環保?
這不能怪椰子土
新加坡給人感覺不太環保
突然之間Go Green了
真有點猝不及防

畢竟,在新加坡超市
塑料袋都是免費給
生/熟食品一般還要分開裝
沉的東西要套兩個袋子
這樣,無形中用了更多的塑料袋

多到椰子一年到頭
也不需要買額外的垃圾袋。。。

而且,不光超市的塑料袋給的狂!
打包咖啡等各種水
也!是!用!塑料袋!!!

打包吃的,也是塑料袋!!!

在新加坡
感覺到了被塑料袋支配的恐懼!
用的那是相當狂~

新加坡版「限塑令」
國內2008年發布「限塑令」
今年剛好是十周年
新加坡塑料袋收費遙遙無期
那麼,新加坡不限塑
就真的不環保嗎?
去年一度傳說
新加坡塑料袋也要收費了
就在我們為以後沒有免費垃圾袋
而感覺到心酸酸時

今年,環境部長卻說了一番話
選擇可重複使用的環保購物袋等
才是保護環境的最佳方法
而且,新加坡暫時不會塑料袋收費!

so,新加坡限制塑料袋
還會保持下面的畫風
比起懲罰更重要獎勵制度
比如,特定日期用環保袋
就會獲得一小丟丟的折扣~

或者專享收銀的快速通道

圖源:聯合早報
然後,椰子得為大家劃個重點!
那就是新加坡處理塑料製品的系統
看完才發現為啥塑料製品
用的這麼「有底氣」
其實是對超市塑料袋收費等
並不能減少使用
它們是處理垃圾的必備品
收費不收費大家都要用

塑料袋收費了
大家也會花錢買垃圾袋
畢竟,用環保紙袋裝垃圾不太現實吧
收費了,還可能有人胡亂丟棄垃圾
這樣就要動用更多資源處理
如果嚴重了,造成公共衛生問題
還要動用醫療資源
新加坡政府這是把
生活習慣和「人性」因素都算進去了
掐指一算,感覺不合適!

新加坡如何處理塑料垃圾?
只是這樣就不限塑料
聽起來還是有那麼一丟丟的牽強!
那麼多的「白色垃圾」不限制
新加坡到底是怎麼處理的呢?

01 從源頭處理,再循環!
2007年—2012年
在《新加坡產品包裝協定》下
新加坡共減少了大約1萬噸包裝材料
並節省了大約2200萬元新幣
再循環的,從源頭上減少塑料製品
目前新加坡的工業和商業垃圾中
99%的建築及拆卸廢料
97%的工業鐵渣和有色金屬
77%的木料、54%的廢紙
48%的園藝業垃圾和11%的塑料
都已循環利用

這數據,也是不研究不知道
一研究嚇一跳啊!
大家都知道
新加坡在2030年在布一個
名為智慧國的很大的局
在永續新加坡發展藍圖下
2030年前這個驚人的數據還會增加
現在總體循環率60%多
到時會將垃圾再循環率提高到70%
再循環?這很新加坡
要知道這裡可是把廁所水
都循環成飲用水的神奇地方啊!

02 塑料製品處理的「秘密」
新加坡本地媒體還原重現
塑料製品的處理過程
來跟椰子一起看看這一趟從新加坡開始
到大馬柔佛結束的」秘密旅程」

圖源:Today
新加坡並不強制民眾
對日常垃圾進行分類
有調查也顯示70%的居民不知道
塑料是可回收物品
新加坡的垃圾分類
主要在回收工廠處進行
遺憾的是,一半以上塑料製品
因污染而無法回收

圖源:Today
這些被分類塑料廢品
從前會送往中國
但是,在1月份中國全面禁止洋垃圾之後
這已經不再是一種選擇
新加坡本土再循環
也不是特別好的選擇
因為人工和土地都貴貴貴貴貴!

圖源:Today
so垃圾處理廠把這些塑料廢品
送到了馬來西亞的柔佛州
進行處理和循環
然後,就是整個過程中
最費時費錢費力的一項工作
那就是進行塑料廢品分揀
不同顏色代表不同類別

圖源:Today
分揀後,進行初步的加工
弄碎,弄薄塑料廢品
等待下一步的處理
機器中也會有高強磁鐵
確保塑料廢品中沒有金屬物質

圖源:Today
然後就是一系列
不是化學專業的本椰
看不太懂的處理
總之,就是熔化後進行處理
提高廢品質量

圖源:Today
冷卻後的加工塑料廢品
經過處理後變成了
容易切割的條狀

圖源:Today
然後再切割成粒狀

圖源:Today
這些再生塑料顆粒就準備好了
可以投入新的塑料製品的製造中!

圖源:Today
塑料垃圾處理的旅程也就結束了
走完這一段「秘密之旅」
應該也能看出來小島的決心
比起限制,更想在源頭和根本
解決塑料廢品的問題!
so,以後別光看表面
就認定這裡不環保了哈
不過,垃圾回收和分類要面對的問題多多
以後也有很長的路要走
環保是人類永恆的話題
也是對小島長久的考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