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8日訊)觀察家認為,馬來西亞單方面擴大柔佛港口海域界限,是在測試新加坡的耐性,新國已清楚表達堅定態度,讓大馬知道新國並非「好欺負」。
大馬今年10月25日刊登了擴大柔佛港界的公報,之後又發表相關的港務通知和航海通告等,甚至在過去兩周屢屢侵入我國大士一帶的領海。儘管我國已提出外交抗議,但大馬政府的船隻仍繼續做出挑釁的侵入行為。
新加坡管理大學法律系副教授陳慶文說,隨著新加坡政府宣布擴展大士港界,明顯看出已針對大馬行為有所行動。

一艘新加坡警察海岸衛隊船隻,在新馬之間的水域駛過一兩大馬政府船隻(左)。(海峽時報)
據他觀察,新國在陳述這些事件時,使用一些較重的字眼,包括「侵入」、「挑釁」、「嚴重觸犯我國主權和國際法」等。
「與領土(包括海域界限)相關的事,新加坡一直以來都會明確地保護主權和權利。」
他認為,從這些事件中可看出,大馬一直在測試新加坡的耐心,看後者會如何反應,所以政府必須有所行動制止。
「而現在新加坡清楚表達的訊息是,我國不是好欺負的。雖然目前的行動仍有所保留,但已預先發出警告了。」
新加坡國立大學社會學副教授陳恩賜也說,若新加坡不展現堅硬態度,就會讓人認為這舉動是合理的。
「另一方面,政府也需要向國人交代,讓人們知道在維護新加坡利益時,政府已有所準備。」
若大馬繼續做出挑釁行為,不排除新加坡會按照處理白礁糾紛的方式,「強制」維護自己的領域。
陳慶文和陳恩賜一致認為,目前新加坡會盡所能,在國際法之下維護主權和權利,並與大馬和諧地處理問題。
他們相信,新加坡會先繼續派遣海軍巡邏,避免大馬進一步侵入我國領海。
但是,若情況沒有正面進展,他們認為,不排除新加坡會按照之前處理白礁糾紛的方式,將此事交由國際法庭等處理。
有觀察家認為,新加坡必須強硬起來,否則等同於默認大馬的行為合理。
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比爾維爾星說,除非兩國安排會議,雙方一起商討,否則問題會不解決。
他說,在馬哈迪任職首相後,新馬就浮現了一系列問題:「新加坡沒得選擇,必須做出反應,否則等同於默認大馬行為。」
觀察家指,大馬首相敦馬哈迪以「流氓策略」行事,以為如此就行得通。
比爾維爾星說,我國必須展現「說到做到」的態度,大馬才會發現,事情沒有這麼簡單。
他說,如今在國際上,大馬看起來像是在「欺負人」:「馬哈迪執行流氓策略,他以為這樣就行得通。」
觀察家認為,馬哈迪在扮演好人的角色讓「觀眾」看。
針對馬哈迪早前發布的面書貼文,陳慶文說,好鄰居不會針對具有異議的事情而單方面行動。
「若大馬認真看待雙邊關係,就應該立刻將船隻從我國的海域撤回。」
他說,競爭可以是有所幫助的,但必須是「健康性質的競爭」。
他補充,整體而言,馬哈迪是在扮演好人的角色給觀眾看:「他的面簿貼文是給大馬國內觀眾看,並沒有顯示他有意緩解挑釁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