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使原來很多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得以發生。比如今年日本富士電視台在報道雙11的時候就關注到,網絡銷售平台正成為中國很多貧困地區發展經濟的一個重要渠道,阿里巴巴使很多地方的土特產能夠賣到全中國。中國出現了很多鄉村變成「淘寶村」。
新商業基礎設施和商業作業系統的進化,使中國的線上經濟和線下經濟開始走向徹底融合,同時也使今年雙11成為阿里首個覆蓋了衣食住行、吃喝玩樂全領域的雙11。來自線下的消費力遍布全國100個新零售商圈、20萬家智慧門店、62家銀泰百貨、41家居然之家、近100家盒馬鮮生、470餘家新零售商超、100萬餓了麼和口碑商家。天貓圍繞城市生活各類場景打造的數字化體驗通過此次雙11規模化實現,創造出全新的生活體驗和商業效能,進一步解鎖城市洶湧的消費力。

更典型的還有因為今年雙11創造10億個包裹記錄而大出風頭的菜鳥,創造記錄的不是某一家物流公司,而是一整張中國智能物流骨幹網,這張網建成後,將在全國任何一個地區都能做到24小時內送貨必達,將在中國實現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降到5%以下,它不但要在國內鋪設網絡,而且在全球各地也要建立eHub節點,要沿一帶一路在全球範圍內實現72小時到達。
在這裡,雙11所體現出的已經不僅僅是商業的力量,而是數字經濟結合商業與科技迸發出的巨大推動力,推動中國經濟轉型升級。
從這個角度講,福布斯雜誌把數字經濟作為中國經濟能夠再繼續升級20年的兩大推動力之一,是非常有道理的。
也正因為源源不斷的商業力量和消費動力的大爆發,阿里巴巴CEO張勇才會預言,天貓雙11終有一天會突破一萬億。
應當清楚:今天我們面臨的時代,幾乎和瓦特發明蒸汽機的時代同樣重要,這樣激動人心的世界或許會有迂迴,但卻處處都是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