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加坡 教育體系
新加坡教育歷來被稱為精英教育體制,在每一個階段都會進行層層篩選,為不同的學生提供不同的教育資源,可謂因材施教。在不同的升學階段有很多種選項,而即便當下篩選到了不理想的等級,在下一個升學考試中仍然有機會逆襲回到最好的等級。新加坡教育制度最有魅力的地方,就是處處有選擇,隨時會翻盤。
新加坡教育可分三⾄四個階段,小學階段六年後,再修完四⾄五年的中學課程,可選讀理⼯學院(3-5年),或初院或⾼中(2-3年),之後理工學院成績優異的學生可以繼續讀大學,初院或高中通過A水準考試後進入大學。新加坡教育體系內有三大會考,分別為⼩學畢業考試(PSLE)、劍橋普通教育證書普通⽔準會考( OLevel)、及劍橋普通教育證書⾼級⽔準會考(ALevel)。

小學階段教育
⼩學1年級到4年級是基礎教育階段,所有課程為必修課,有4門主課,包括英⽂、數學、科學和母語(包括華⽂、馬來⽂以及泰⽶爾語),其他課程還包括⾳樂、美術、公民教育、健康教育、社會以及體育等。學⽣從⼩學三年級開始學習科學。六年級畢業⼩學⽣必須參加⼩學離校考試(PSLE),考試包括4門主課,根據考試成績學⽣將可以進⼊不同的學校,選修不同的課程。新加坡教育部計劃從2019年起取消⼩⼆⽣的年底考試,以及⼩⼀和⼩⼆的所有計分評估,並計劃在2021年底前逐步取消⼩三和⼩五的年中考試。

中學階段教育
新加坡的中學分為⾃主中學、⾃治中學、和政府中學三種。其中⾃治和政府中學的學費統⼀由教育部規定,⾃主中學可以⾃定學費,⼀般要⽐普通中學的學費貴出許多。
在中學低年級(1、2年級),特殊/快捷課程和普通學術課程中所有課程為必修課,包括:英語、⺟語(部分學⽣為⾼級⺟語)、數學、科學(包括化學、物理學和⽣物學全部必修)、⼈⽂(包括歷史和地理)、英國⽂學、美術、技術、家政、公⺠教育、體育和⾳樂。⽽普通技術課程學⽣所有課程也是必修,包括了英語、⺟語、數學、計算機應⽤、科學、技術、家政、社會、公⺠教育、美術、⾳樂和體育。

中學教育包含⾮直通車課程和直通車課程
※非直通車課程
分為四⼤源流,學⽣可憑學習成績在完成中學教育的過程中升上符合⾃⼰學術需求的中學源流。⾮直通⻋課程的學⽣在中學2年級末,可根據成績及學校的課程設置,選修3、4年級的部分課程。在特殊/快捷課程,必修課包括英語、⺟語(或⾼級⺟語)、數學,學⽣可以選擇⼀⾄三⻔科學課程(包括物理、化學和⽣物)、⼀⾄兩⻔⼈⽂課程(包括歷史、地理、社會、英國⽂學,⼩部分學⽣可選擇⻢來⽂學或中國⽂學),數學成績優異者還可以選擇⾼級數學。
特別班 4年制,可修讀高級母語,高級母語和英語兩者之一為第一語文。 快捷班 4年制,學生以第二語文水平修讀快捷母語課程,其他課程與特別班相同,英語為第一語文。
普通學術
5年制,學生可以選擇在第4年參加N水準考試,通過可以報考理工學院,或者繼續讀第5年,之後同特別/快捷班學生一同參與O水準,O水準成績優異也可以被初級學院錄取。 普通技術 4/5年制,學生只有兩門主課,英語和數學,第4年參加N水準考試,之後可以報考工藝教育學院。
※直通⻋課程
2004年,新加坡開始實施「直通⻋課程」,有時候也稱「綜合課程」,允許在⼩六畢業考試成績最優異的學⽣參加6年制的課程,免試O Level(類似國內中考),⽽直接在6年教育之後參加A' Level(類似國內⾼考)或相等⽂憑考核。
高等教育階段
在中學畢業後,半數以上的新加坡學⽣將進⼊⾼等教育中⼼,如理⼯學院 和⼯藝教育學院,這兩類學院的畢業⽣中只有⼀部分成績優異的學生最終會進⼊⼤學。其餘⼤約15%的中學畢業⽣則進⼊⼤學預備課程教育中⼼,如初級學院和⾼級中學,畢業後⼤多數將進⼊⼤學。

※中學以後課程教育
中學畢業後想讀⾮學術型的課程有兩種選擇:理⼯學院以及⼯藝教育學院。理⼯學院和⼯藝教育學院不設學位課程,因此,學⽣在畢業後沒有學位。學生獲得文憑後可以選擇直接就業。⽽在理⼯學院成績優異的學⽣,繼續攻讀學⼠學位。在⼯藝教育學院成績優異的學⽣,可繼續到理⼯學院學習。
※⼤學預備課程教育
新加坡有兩種⼤學預備課程教育,包含初級學院以及⾼級中學。初院和⾼中學⽣可以選擇兩種類型的課程:理科與⽂科。所有學⽣都必須修讀3科劍橋⾼級⽂憑⾼⼀科⽬和3~4科劍橋⾼級⽂憑⾼⼆科⽬。⾼⼀科⽬包括綜合試卷,⺟語(中學⾼級⺟語成績優異者可以不修)以及⼀科跨課程的科⽬。另外學習能⼒⽐較強的學⽣,將可以在學院的推薦下選修⾼三科⽬,⾼三科⽬是學⽣本身選修科⽬的進階,難度和程度都⽐較⾼。 兩或三年之後學⽣最終將參加劍橋⾼級⽂憑考試(ALevel),然後以劍橋⾼級證書進⼊⼤學。
初看新加坡教育體制會覺得十分複雜,但了解之後卻深感公平合理,為不同的學生提供不同的教育模式,永遠給學生們保留翻盤的機會,讓學生們永遠懷揣希望,絕不會因為一時的沉淪而輸掉整個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