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訊)窮則變,變則通!疫情在新加坡肆虐,七月歌台連續兩年受影響,歌台藝人紛紛另尋財路,有的去學美容,有的則幫商家做直播帶貨。當初他們以為是過渡期的兼職工,沒想如今卻在新領域闖出另一春天,有女歌星轉當美容師,直播帶貨的主持升則格當雜貨店老闆。
路邊歌台連續兩年在新加坡絕跡,歌台藝人失去主要的經濟來源,被迫另尋出路,38歲的承澤去年起跟隨師傅王雷的腳步,開始直播帶貨維持生計。
打拚了一年,如今他終於「晉級」當雜貨店老闆,在沉氏道一帶租下店屋,「承澤雜貨店」上個月剛開始營業。

承澤上個月在沉氏道一帶租下店屋開雜貨店,取名「承澤雜貨店」。(取自面子書)
承澤受訪時說,直播帶貨的生意不俗,因此想開實體店面擴展業務。
「目前生意還不錯,因為有歌迷的支持,消息也漸漸傳開。」
他和太太在店裡親力親為,也請了七八名員工。原本之前只是想通過直播帶貨幫他撐過低谷,如今雜貨店成了他的長期飯票。
「如果生意好,我們打算在明年農曆新年之前開連鎖店,希望可以把生意做大。」
寶貝姐妹的「大寶」王儀華(39歲)和「小寶」王儀香(37歲)也在去年中旬轉為美容師,目前在大寶住家提供居家美容服務。

寶貝姐妹的小寶王儀香(左)和大寶王儀華(右)轉當美容師,如今還在一家髮廊租下小隔間擴充營業。(檔案照)
小寶受訪時說,顧客在這一年裡逐漸增加,「之前都是看歌台的大姐,然後她們帶了女兒過來,女兒再帶來了朋友。」
如今,事業上了軌道的她們,剛在一間髮廊租了小隔間,正等待進行裝修工程。小寶透露,她們未來也計劃開自己的店面,開課傳授技巧,甚至能研發自家品牌的美容產品。
「我們年齡也開始大了,近年外來的藝人也很多,現在歌台的『蛋糕』分得越來越小,不能一直在原地踏步了,要通過其他方式補收入。」
姐妹花也認為,疫情迫使他們走出舒適圈,每天忙著新事物,現在的日子其實過得更充實。

承澤從去年起開始做直播帶貨,生意不俗,因此決定開實體店面擴展業務。(檔案照)
無法取代歌台在心中的地位
「歌台還是最重要的!」
儘管另一事業上了軌道,受訪藝人說這無法取代歌台在他們心目中的地位,紛紛稱只要接到歌台邀約,仍會盡心盡力演出。
承澤於2014年通過知名台主陳志偉加入歌台行業,獲「歌台一哥」王雷收為徒弟,從此開啟主持和歌唱生涯,歌台因此對他意義深遠。
就算如今雜貨店生意穩定了,他也不打算放棄歌台。「這個生意(雜貨店)不會取代歌台,我是不會放棄歌台的,希望兩邊都能兼顧。」
從小就出道的寶貝姐妹也不忘根,小寶形容是歌台造就了今天的她們,這輩子都不可能與歌台分割。
大寶說,雖然如今她們在發展美容生意,但歌唱還是她們的優先事業,「歌台在我們心目中還是最重要的。」
創業過程起起落落
歌台藝人的創業過程起起落落,有的缺資金,有的受疫情管控措施影響,但都憑著堅持不懈的精神走下去。
承澤坦言開雜貨店「很辛苦」,因為沒什麼生意經驗,也缺乏資金。
「我就一直靠做直播帶貨累積經驗,這段日子也儘量省吃儉用。」
他掏出近7萬元(約21萬令吉)的儲蓄開店,可說是在冒險,但他直言:「既然選了這條路,就需要往前走。」
部分美容服務在疫情下受限制,寶貝姐妹的美容生意也隨著疫情起伏,這一刻客似雲來,下一刻就因新管控措施被迫取消預約。
然而姐妹花選擇積極面對,用空擋時期報讀課程提升自我,這一年學會越來越多的美容技巧。
大寶說:「雖然過程會比較累人,我相信管控措施會慢慢開放,未來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