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冠病成為地方性流行病(endemic),每天新增超過200起確診病例也可能成為常態,新加坡不能再期待病例會歸零。聯合領導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的衛生部長王乙康昨天(7月26日)在國會就冠病疫情發表部長聲明時,闡述新加坡將如何過渡到與冠病共存的新常態。
政府跨部門抗疫工作小組正在制定路線圖,確保新加坡按部就班地恢復經濟和社交活動。
衛生部長王乙康在國會發表部長聲明時說,有關路線圖著重在三方面,那就是:恢復經濟和社交活動,包括同其他國家的聯繫;重新制定同冠病相關的治療方案;以及改變人們的集體思維。

(圖片來源網絡)
在治療方案方面,部長說,新加坡目前的處理方式是: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觸者都必須被隔離。但這不但會影響人們的生活,新加坡的醫療體系也會不勝負荷。
王乙康說,新加坡不能繼續以現有的模式來處理冠病病例,而是必須以類似處理流感病例的方式來處理,也就是無需進行廣泛的接觸者追蹤和隔離工作,而且只讓病情嚴重的冠病患者住院接受治療。 當局已經調整部分治療方案,已採取的措施包括:年齡介於17到59歲、接種冠病疫苗後確診感染冠病的病人,如果只出現輕微或無症狀,將直接入住社區護理設施,無需住院。

圖片來源網絡
部長說,隨著這項調整,當局預計多達六成的冠病患者將在社區護理設施內康復,而不是醫院等急性護理設施。
當局也計劃採取下一步行動,目標是讓八成患者可以在社區護理設施接受治療,一些人甚至可以在家裡康復。
另外,衛生部也縮短冠病患者入住醫院或社區護理設施的時間。在這之前,患者只有在21天後才能出院。有鑒於已經接種疫苗的冠病患者體內的病毒載量在染病的9天後大幅減少,當局將允許他們在14天後出院,外加7天缺席假。
當局也探討進一步縮短隔離期,讓接種疫苗後染病的患者可以在家隔離。當局也已經允許完成接種疫苗的人士,如果接到隔離令,可在適合的情況下在家隔離,無需入住隔離設施。

(圖片來源網絡)
隨著越來越多人接種疫苗,當局預計,未來幾個星期內有超過五成的被隔離者可選擇居家隔離。
在改變人們的集體思維方面,部長說,隨著疫苗接種率提高,人們應該把焦點放在重症和死亡病例,而不是每日的新增病例。
此外,我們應該進一步區分針對未接種疫苗和已接種疫苗的人的安全管理措施,以便政府在恢復部分活動的同時,能保護還未接種疫苗的弱勢群體。政府跨部門抗疫工作小組會在進行高警戒解封第二階段的中期檢討工作時,商討相關措施。
疫苗接種率提高後
新加坡將逐步開放國際旅遊
聯合領導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的貿工部長顏金勇星期一下午(7月26日)在國會發表部長聲明時指出,隨著接種率提高,新加坡就能分階段調整安全管理措施,包括放寬社交活動人數限制以及活動需求。新加坡也會採取「差別待遇」的做法,即允許完成接種者參與更多社交活動並放寬這類活動的人數限制,而未接種疫苗者只能在活動前通過冠病檢測才能參與。
顏金勇指出,若按照這種運作模式,餐飲業、零售業以及健身中心和美容業等領域的需求就會隨之增加,放寬人數限制也能減輕旅遊業、遊輪以及會議、展覽與獎勵旅遊業(MICE)的負擔。工作場所限制也會放寬,允許更多上班人士逐步返回辦公室,面對面展開重要會議或團體活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