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訊)社交媒體成為本屆新加坡總統選舉主要戰場之一,3名候選人中,以放棄印刷海報專攻社媒的黃國松的各項數據最亮眼,視頻觀看數最高達950萬次,TikTok追蹤人數是其他候選人的10倍或以上,但是否能變成選票,受訪政治觀察家認為是未知數。
新加坡選舉局早前表明不鼓勵候選人舉行競選集會,呼籲他們多加利用社交媒體接觸選民。
黃國松受訪時也確認,自己不會印刷任何競選海報和布條響應環保避免浪費,會把競選火力集中在年輕人較多的社媒和實際走訪活動。
《新明日報》整理3名候選人的社媒數據,發現自認本次選舉處於下風的黃國松,在社媒的表現相當亮眼。作為選舉素人,他在Instagram和TikTok這兩個年輕人較常用的平台上,短短一個多月內就各吸引了約9萬人追蹤。
尚達曼的Instagram則有約3萬多人,陳欽亮不到700人。至於TikTok,尚達曼接近萬人追蹤,陳欽亮約千人。
在面子書部分,則是陳欽亮和尚達曼「成績」較好,分別有6萬多和10萬多人追蹤,黃國松僅3000多人。
視頻部分,尚達曼和陳欽亮的單支影片最高觀看數都低於60萬次,黃國松一段關於75歲的他如何養生的視頻卻在Instagram累積了超過950萬次,另一段關於如何理財的視頻則在TikTok累積超過310萬次觀看數。

黃國松在Instagram上的一段視頻吸引950萬次的觀看人數。
新加坡管理大學楊邦孝法學院副教授陳慶文受訪時說,黃國松的社媒數據的確非常傲人,善於利用他在養生和理財的專業吸引網民,那下來要觀察的是這些社媒數據究竟是否能成功變成選票。
過去幾天都有Instagram和TikTok看到黃國松的廣告推送。 25歲的大學生黃健偉說:「真的蠻多的,都是在Instagram限時動態看到,然後我就點進去看,多了解這位候選人。」
黃國松受訪時說,他的競選策略的確有很多心力是放在年輕首投族上,畢竟這些人占15%至17%。
受訪政治觀察表示,這些視頻流量可以至少讓黃國松被更多人認識,如果他能將這些化作選票,來臨選舉成績將會非常不錯。
新加坡管理大學副教授陳慶文分析,黃國松會選擇這樣的競選策略跟首投族一般沒有確定支持的對像有關,也就是說他能有平等的突圍機會。另外,年輕群體或更具乘數效應,團隊或認為更能事半功倍。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政治學者陳添金博士則留意到,黃國松也上了很多年輕人會收聽收看的播客和網紅節目,這會讓很多首投族對他更為熟悉。
陳欽亮主攻面子書,他的6萬多名追蹤者是2011年新加坡總統選舉逐步建立的,並會不時在面子書開直播跟支持者聊天。

陳欽亮不時會開面子書直播和支持者交流。
陳添金認為,陳欽亮選擇了自己熟悉的平台,不浪費過多時間去建立其他平台的人氣。
然而,陳添金也不免覺得陳欽亮這段期間的競選內容很多時候都與各種爭議有關,仿佛就像美國的特朗普。
「陳欽亮心直口快的表達方式,包括在面子書直播的隨性,這些雖然會吸引一批群眾,但也會讓不少人敬而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