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的規定,各家銀行須在10月31日前落實5項防詐措施,各家銀行已在期限前逐步落實新加坡金管局及銀行公會規定的措施,進一步加強網絡銀行安全,防範詐騙。
根據當局的規定,各家銀行須在10月31日前逐步落實5項防詐措施:在戶頭有重大更動或系統檢測到高風險轉帳時跟客戶再確認;線上轉帳設定上限為5000新元(約1萬6000令吉);提供「緊急叫停」服務凍結戶頭;通過駐警方反詐騙中心的銀行職員加速凍結戶頭和追回款項;以及提升檢測系統以涵蓋更多類型的詐騙案。
大華銀行(UOB)受詢時證實,銀行早前已把預設的交易限制在5000新元以內。銀行也派職員到警察部隊屬下的反詐中心,協助凍結資金和追回騙款的速度。
自7月30日起,大華銀行也把普通客戶新加坡及海外通過FAST、PayNow,eNETS和電匯(telegraphic transfers)的每日轉帳頂限調低至10萬新元(約32萬令吉)。
大華銀行欺詐綜合管理調查部主管蘇春福說,這是為了進一步保護客戶免於受騙。
華僑銀行(OCBC)目前則已落實全部5項措施。自2月起,客戶可通過提款機啟動自助緊急叫停服務,或撥打官方熱線凍結戶頭。
7月15日起,該銀行客戶也可以通過銀行手機應用來使用緊急叫停服務。
除此之外,華僑銀行客戶自8月起,每次進行高風險交易前也須進行額外電郵或簡訊驗證。該銀行也將來從本月起派駐職員到反詐中心。
華僑銀行金融犯罪合規部門反欺詐主管蔡武朴說,該銀行下來也將通過社交媒體及其他渠道宣傳,提高客戶的防詐意識。
自9月5日起,華僑銀行只會使用「OCBC」和「OCBC Bank」發送者身份聯繫客戶,分別用來發送交易通知和營銷信息。這兩個發送者身份已在新加坡短訊發送者身份登記系統上登記,只有華僑銀行能夠使用。
星展銀行(DBS)受詢時指出,該銀行客戶目前可通過撥打銀行反詐專線,或啟動緊急叫停服務,凍結戶頭交易。銀行也會跟進,為這些客戶更換銀行卡或是提交欺詐報告等。
與此同時,該銀行客戶也可以直接到訪銀行對疑似騙案進行反饋,在無須排隊的情況下直接跟銀行經理接洽。此外,銀行客戶可通過銀行手機應用統一管理所有戶頭的安全權限,設置快速電子鎖、允許或禁止網上商務轉帳、關閉無接觸付款或是電子錢包付款方式等。
客戶仍是防範騙案的第一道防線,星展銀行也會通過詐騙提醒、人物案例等提醒客戶保持警惕,並了解最新的詐騙手法。星
星展銀行近期也與警方合作,推出反詐網劇「你好警察」,也在討論將反詐概念融入與社區夥伴合作進行的數碼知識學習計劃中。
滙豐銀行(HSBC)已落實大部分措施,並會在10月31日前全面落實所有新措施。
馬來亞銀行(Maybank)正與當局及所有新加坡系統性重要銀行(DSIB)密切合作,採取必要措施保護客戶。
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方面,該銀行客戶可撥打熱線,或到銀行暫停網上銀行或電子銀行戶頭的交易權限。
該銀行也會定期通過電郵或是面子書分享教育性視頻,向客戶傳達防詐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