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衛生部(MOH)在線發布的信息,最新的本地病例是一名59歲的男子,近期沒有旅行史。該部沒有具體說明他的國籍。
他與之前宣布的任何猴痘病例都沒有關係,並在周一被證實患有這種疾病。
總共有7例本地病例和5例輸入病例,均為男性,彼此無關。
第11例為本地病例,於7月27日確診,是一名32歲的新加坡男子。他於 7 月 12 日發燒,腹股溝區域出現病變並進一步廣泛擴散,隨後被送往國家傳染病中心。
衛生部高級國務部長賈尼爾·普圖切里周一在議會表示,這 11 例猴痘病例的當地密切接觸者沒有檢測出陽性或出現與該病毒相符的症狀。
通過接觸者追蹤確定的45名密切接觸者中,有10人在隔離期結束前被遣返。留在新加坡的人情況良好,其中 11 人已完成隔離。
還向密切接觸者提供了天花疫苗作為預防疾病的措施,其中11人選擇接種。
新加坡於 6 月 21 日確認了首例與疫情有關的猴痘病例,歸類為進口。7 月 6 日確認了第二個病例,歸類為本地病例。

什麼是猴痘
解釋者:什麼是猴痘,它在哪裡傳播?
猴痘症狀:尋找什麼
我們應該對猴痘有多關注?
猴痘如何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以及如何預防感染
猴痘是一種通常輕微的病毒感染,會導致流感樣症狀和皮膚損傷,自 5 月以來一直在全球蔓延。
目前正在傳播的猴痘病毒之前爆發的致死率約為 1%。
雖然患者通常會在兩到四個星期內康復,但一小部分感染者可能會病重甚至死亡。那些特別容易出現併發症的人是幼兒、孕婦或免疫功能低下的人。
鑒於感染的傳播需要密切的身體接觸或長時間的接觸,公眾面臨的風險仍然很低。

新加坡的情況
新加坡衛生當局表示,世界衛生組織 (WHO) 於 7 月 23 日發布的宣布猴痘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臨時建議中的大部分自 5 月以來已經實施。
在7 月 24 日晚間對新加坡雅虎新聞的媒體回覆中,衛生部 (MOH) 表示,新加坡的醫療保健系統擁有有效檢測、診斷和治療猴痘感染的專業知識和能力。
衛生部補充說,它一直在定期向醫生和醫療機構通報猴痘情況,為疑似病例的識別和確診病例的管理提供指導。
衛生部長王乙康此前在 7 月 4 日的書面議會答覆中表示,猴痘不太可能像 COVID-19 那樣成為全球流行病。
全球猴痘
世衛組織宣布猴痘爆發為全球衛生緊急狀態
猴痘:世界衛生組織向男同性戀者發出性警告
7 月 23 日,世界衛生組織表示,迅速蔓延的猴痘爆發代表了全球衛生緊急情況,這是該組織的最高警戒級別。
該標籤被稱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PHEIC)」,旨在引發協調一致的國際反應,例如釋放資金以合作共享疫苗和治療方法。
世衛組織還敦促男男性行為者減少性伴侶的數量,以遏制疾病的傳播。迄今為止報告的大多數感染都涉及男男性行為者。
但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博士表示,絕不能對任何群體進行任何污名化,並警告說這種歧視「與任何病毒一樣危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