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2023年9月1日起,針對外籍白領人士的就業准證申請將採用積分制度。申請人需要在四個基本項目(C1、C2、C3、C4)和兩個加分項目(C5、C6)的評估中獲得至少40分,企業才能為外籍雇員申請新的就業准證(EP)。

其中,C5.技能加分指出如果申請者的國籍在公司的白領員工中所占的比例為三分之一或更高,則技能加分將減少到+10。
C3.多元化(與公司相關)申請者國籍占企業白領員工的比率指出在僱傭少於25名白領員工的小型企業,C3和C4項目自動獲得10分。白領員工按照每月至少3,000新幣的收入進行估算。
就業准證(EP)的申請數量沒有限制,首次成功申請的外籍員工可以在本地工作兩年。
在實行計分制後,學歷通常需要達到本科及以上,才能獲得更有競爭力的分數。
新加坡人力部公布了COMPASS認定的一百多所被認可的「頂級學府」,如果您是這些學校畢業,在申請新加坡EP的時候,將有機會加20分。
其中,A類所有科系120所:

B類制定科系(18所):


根據人力部參考部門研究與統計處的年度綜合勞動力調查數據進行調整,首次在網站上列出了22個行業和年齡範圍在23歲至45歲之間的本地專業人士、經理、執行員和技術員(PMET)的收入數據,分別排在排行榜的第65百分位和第90百分位,供僱主參考。

不同行業的薪資基準差距顯著,且隨著年齡增長,差距越大。在從事銀行、金融、保險、信息通信和專業服務等行業的PMET的收入更高。
舉例來說,一名35歲、來自信息通信行業的就業准證(EP)申請者,每月固定薪資包括基本工資和津貼在內達到了9252新幣,在新加坡的積分制薪資項目下可以獲得10分。但是,同樣是35歲,在餐飲服務行業工作的申請者,只需要月薪達到5081新幣就可以獲得10分。
最新薪資基準
根據人力部發言人向《聯合早報》提供的答覆,薪資基準將每年更新。預計每年3月公布的新薪資基準將適用於同年9月之後提交的就業准證(EP)申請。
根據新的框架,想要在工資(C1)領域獲得高分,月薪必須達到一定水平。不久前,人力部公布了薪資基準數據,以幫助申請者更好地了解行業收入情況。
這些數據顯示,隨著年齡增長,不同行業的專業人士、經理、執行員和技師的薪水差距也會越來越大。

舉例來說,在銀行、金融服務和基金管理行業,45歲員工的月薪可以高達4萬新幣。而在建築、製造和餐飲服務行業,45歲員工的薪水最多也只能達到1萬多新幣。
隨著年齡增長,薪資水平也會隨之提高,這意味著要在「工資」領域獲得高分將變得越來越困難。
以資訊通信行業為例,如果年齡在23歲以下,月薪達到該行業薪資水平的第90百分位,也就是8789新幣,可以獲得20分的高分。
然而,當年齡超過45歲時,資訊通信行業月薪的第90百分位已經增加到20737新幣,也就是說要達到2萬新幣以上的月薪才能在工資領域獲得20分。


換句話說,在新的互補專才評估框架下,年齡越大,要在工資領域獲得高分就越困難。針對截至去年12月共有的18.7萬名EP持有者來說,這並不是一個好消息。
案例分析

薪資:6500新幣
學歷:國內專科畢業
行業:旅遊業
年齡:91年
個人得分:
學歷:0分
薪資:10分
公司得分:
企業員工多元化:10分
企業為本地人提供就業: 10分
綜合得分:30(不通過)

薪資:7500新幣
學歷:墨爾本幼兒教育學碩士
行業:教育業
年齡:93年
個人得分:
學歷:20分
薪資: 10分
公司得分:
企業員工多元化:10分企業為本地人提供就業: 10分
綜合得分:50分高分通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