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張照片里最吸睛的部分,恐怕不是月餅。(泛太平洋酒店提供)
里子重要,面子更重要
「你需要新的首飾盒嗎?那你就走運了,因為月餅季節又來了!」
這句其實出自一篇介紹月餅的英文網絡媒體報道,紅螞蟻忍不住借用,因為它暗喻著我們現在已經司空見慣的一個現象:
月餅禮盒越來越精緻,設計成首飾盒還只是小兒科,更新奇更花俏的都有。
到購物商場的月餅展銷會走一圈,各式各樣的月餅盒爭妍鬥麗,還隱約覺得「百家爭鳴」、「百花齊放」這些說法似乎又添了一層定義。

市面上月餅種類繁多,讓人目不暇接。(聯合早報)
月餅包裝的鋒芒遠超月餅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因此吐槽它也幾乎成為大家的習慣,今年就輪到蒙巴登單選區議員林謀泉針對月餅在臉書上發文:
「我不介意酒店或餐館將月餅包裝得這麼花俏。我個人也喜歡收到裝在精美盒子裡的月餅。我關注的是包裝所造成的浪費,因為我們大多數不會再繼續使用這些盒子。作為消費者,我們能不能盡本分,減少使用一次性包裝,順便省點錢。」
他還上載了另一張照片,是本地超市所售賣、個別包在塑料袋裡的月餅,售價介於3元5角到4元,並說:
「除去提高月餅價格的美麗包裝,這似乎是月餅的基本售價。」
儘管林謀泉的貼文有些語焉不詳,他指的「消費者」究竟是誰不太清楚,但月餅包裝造成浪費相信大家都會同意。
問題是大家是不是跟林謀泉一樣,其實也很喜歡收到包裝精美的月餅?
尤其是當這些月餅帶著高檔酒店的光環,無論是四季酒店、香格里拉,還是麗思卡爾頓,你能接受它們像林謀泉上載的超市月餅那樣,只用塑料袋包裝嗎?
高檔品牌搭配「寒酸」包裝,恐怕還不是所有人能接受,去年就有一個「血淋淋」的例子:

還記得這藍色紙盒嗎?(新航提供)
不錯,就是新航在2023年初推出,卻不得不在同年5月停止使用的紙質餐盒。
新航剛推出紙質餐盒時強調,它們除了價格比往常使用的塑料餐盒還貴,還能讓新航為經濟艙乘客推出叻沙和米暹這類含有湯汁的道地新加坡美食。
可惜新航此舉卻仿佛熱臉貼上冷屁股,紙質餐具遭網民狠批,甚至有人質疑新航是不是為了節約成本才使用這種「寒酸」的包裝。
俗話說:人要衣裝,佛要金裝,現在加個「產品要包裝」,似乎不為過。
利物浦大學社會學高級講師Terence Heng則在刊登於亞洲新聞台網站的一篇評論中指出,包裝精美的月餅之所以受落,跟企業不無關係:
企業贈送月餅給客戶和商業夥伴(類似上個世紀80年代贈送聖誕禮籃的風潮);
餐飲業者和酒店業者將月餅視為產品多元化策略的一部分,因此推出與自身品牌形象相符的月餅。

月餅對一些酒店或餐飲業者來說,是產品多元化策略的一部分。(新加坡南岸JW萬豪酒店提供)
Terence Heng也指出,在消費者的層面上,人們似乎傾向「抱負性消費」(aspirational consumption),也就是相信購買某種產品,能使自己的生活和社會地位比他人優越。
因此,他認為月餅禮盒越來越精美的趨勢,是人們通過名貴產品等物質和具代表性的行動(如擁有、贈送和接受這些名貴產品)相互攀比的體現。
由此看來,月餅禮盒越來越精美的趨勢多半會持續下去,大家大概可以實現首飾盒自由了。
紅螞蟻更擔心的,還是平價月餅會不會因為無人問津,最終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