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教育是一套與眾不同的分流教育體系,它既吸收了英式教育的特點,又結合了自身的精英教育的需求,以適應時代和國家的發展變化,新加坡教育選擇「以學生為本,價值觀為導向」作為教育方向。
新加坡教育部的新策略是追求教育的廣度、深度、長度三個層面。廣度:重視每個孩子,並給予每個孩子廣泛而全面的教育;深度:穩固的基礎,堅定的價值觀,並對新加坡有強烈的歸屬感;長度:終身學習,為生活而學習。

圖源:雅虎
每位學生都是參與性的學習者
給予每個孩子廣泛而全面的教育,正確看待和評估每一個孩子,尊重相信每一個孩子,提供多種機會、平台和各種支持的路徑,讓每一個孩子找到生活的信心和市民,開發他們的潛能,的到向上發展的空間,運用全面的知識技能,發現並探索自然、生命、時間的奧秘,獲得學習、探索、創造的樂趣,拓展知識技能,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接受全人教育。
給每個孩子寬厚的基礎、堅定的價值觀、對新加坡強烈的歸屬感,學習不進要讓孩子有一個全面而豐富的學習基礎,更要讓每一個孩子深深植入一個「新加坡靈魂」。
樹立為生活而學習、終身學習的裡面。新加坡教育部倡導每一個人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學會為生活而學習,學習是一場馬拉松長跑,伴隨著人的一生。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認識自己,認識世界,才能讓每一個人的一生不斷拓展、不斷升華,摒棄為考試而學習的狹隘觀點,讓人生因為學習而精彩。

圖源:雅虎
引領學生成長的措施:點燃學生學習興趣。新加坡從學期教育開始,就旨在點燃孩子的學習興趣,通過遊戲化方式激發兒童語言及社會情感技能的學習。在一家社區幼兒園裡感受到新加坡的學期教育很寬鬆、很快樂,並沒有太多的學習任務,似乎他們並不急於開發學習知識和潛能,並不怕輸在起跑線上。遵循孩子身心特點,讓孩子在快樂遊戲中受自然、世界,體會美好的情感。
在五年級一節分數學習課上,用了一個小時時間讓學生進行編織手環實踐活動,讓我們感受到新加坡用遊戲方式讓孩子感受分數妙用,點燃孩子對分數的興趣,積累學習數學的情感和動力。看似無用,卻源源不斷地為學生學習數學提供長久的內驅力,是大用。
為什麼常常看到你們的體育課和課外輔助活動安排在上午第一、二節課?
我們通過體育活動讓孩子喜歡學校、喜歡學習。喜歡,只有喜歡,才有可能熱愛,而熱愛才是最好的老師。
在一、二年級學生中開展「藝體陶冶計劃」,即讓學生以自由而有創意的方式進行有趣的藝術和體育活動。通過多樣、愉悅的方式,讓孩子各種感官參與到各種活動中,讓每個學生完全打開自己,發現自己的興趣、特長、各種潛能。這種教育方式不僅從小奠定了孩子全面發展的基礎,更為每一個孩子找到自己的特長、為將來在高年級選擇自己適合的課外輔助活動指明了方向。
提供多方面、恰當的學習支持:讓每一個孩子都得到發展。新加坡著力在支持學習、生活等方面有些困難的學生上下功夫,對這些孩子進行多方面支持和關愛。在新加坡學校參訪,我們看到七八個孩子單獨圍坐,和年長的老師一起玩撲克,經詢問才知道老師正在通過玩撲克給不遵守紀律的孩子進行規則教育。除此之外,我們得知,學校還會把一個年級數學或是英語成績弱一些的孩子集中起來,由老師進行專門輔導。
這些老師和輔導人員是由教育部負責招聘安排到學校的,這一切讓我們感受到新加坡政府對每一個孩子的關心和支持,特別是對那些有些困難的學生給予特別的優待和照顧,讓每個孩子無論處於什麼樣的發展階段,都能得到最合適的支持、最好的發展。
學生家庭困難,國家進行援助,讓孩子得到社會情感支持,鼓起學習的熱情和向上的力量。教育部統一增設「學生關愛中心」,學生放學之後在那裡鞏固學習基礎和培養良好的價值觀,參與各種興趣班,讓學生家長安心工作。

圖源:雅虎
成立學生培育小組。新加坡教育部規定,每一所中小學都要組建學生培育小組,目的是更好地發展每一名學生的潛能,因材施教,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成才。學生培育小組由學校副校長領導,年級主任、學科主任、各班級主任共同參與,各負其責、分工合作,有效地開展指導學生規劃學業、輔導學生學習等各種活動,全方位地培養每一名學生,實現對每一個人的精準教育,讓每一名學生走向成功。
開辦更多更有特色的中學和大專院校、應用學科大學,滿足社會對各類人才的需要,為孩子發展提供適合的教育。直通車計劃讓一些學生直接進入高中和職業院校,避免過多應試帶來的壓力,讓學生專心致志地學習。提供更多大專院校錄取名額,使更多的孩子得到高水平的職業教育。
每一位家長都是熱心參與者
在一次參觀小學學校行政服務中心走的時候,眼看見十五六個同學正在走廊上爭先恐後地看著、數著、記著,一位老師模樣的女同志和孩子們一道數著、說著,我好奇地湊過去,駐足細看,原來他們駐足在介紹學校全體老師的展板前,上面正氣地排列著每一位老師的照片。
校長介紹說這是我們的一位家長,正協助老師帶領同學們開數學鋪助活動進行應用數學知識練習,我看者每一位同學都在津津有味地數著照片,然後把它寫在作業紙上,很投人。
後來,才知道這是二年級某同學的媽媽,她說這是學校一項關於應用知識的生活學習項目,按照數學老師設計的活動和要求,完成一個搜集數據,進行單數和複數的認識與分析,體會單、複數在生活中應用的數學活動,兩位家長分兩組帶領學生完成。
我很好奇為什麼要設計這個活動,她解釋說,此次數學活動有兩個任務:一個是應用數學單、複數知識去統計學校男、女教師數量;另一個任務是學會「花錢」的數學生活應用練習。她平時做會計工作,能抽出時間,也樂意為孩子的學習活動服務,活動之前,老師會進行輔導,這位家長眼神里流露出滿滿的幸福。

圖源:雅虎
校長介紹說,有一年的小六全國會考出了這樣的一道題目:10塊1元的新加坡元有多重?如果你不在生活中應用、體驗,就無法有這樣的認知,這樣的題目其實就是新加坡教育部引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學以致用。
家長參與學校課程輔助活動很有意義,通過這些活動,也可以引導家長樹立和孩子一道學習的理念,密切學校、教師與家長的聯繫;還可以引導家長體會學校的意圖,營造家校共育人才的氛圍。 新加坡教育部通過讓家長參與學校教育活動引導家長成為學校教育的熱心參與者。
新加坡新的教育措施一出台,總能很快地得到落實和實現,讓我感受到迅捷而務實的執行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