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不在新加坡的朋友常問到一個問題...
「你在新加坡是不是講中文就可以?」
這個問題真的很難回答。
網上經常有帖子分享說,來新加坡跟沒出國一樣,到處是華人,到處能看到中文,講中文就行,完全暢通無阻,沒出國一樣。
但是這個真的很片面,旅遊和真正生活確實是不一樣的。
旅行可以,生活很困難
當你真正在新加坡生活,就會發現很多場景不會英文還是會遇到很多麻煩。
小到租房、繳納水電費這些日常生活瑣事,再到看病、購物、交通出行等方方面面,不會英文可能會讓你感到溝通不暢,影響生活質量和效率。


因為英文才是新加坡的通用語言,去政府部門辦事處或者醫院這些公共場所感受會尤其明顯。

網友「小予說」分享了她帶寶寶去看急診的經歷。寶寶急性喉炎,她非常著急,醫生又是印度人,一看這位媽媽的英文水平實在有限,就趕緊問她需不需要翻譯,並找了一位會中文的同事給她翻譯,擔心沒聽懂專業術語造成誤會。

這些部門的工作人員不一定是華人,有可能是馬來人、印度人,他們大多是不會中文的。如果不會英文的話也只能硬著頭皮去溝通或者找其他會中文的人求助。

曾經打車遇到一位50多歲的安哥,他幾乎不會講中文。他說在他讀書的時候,有分英文學校和華文學校,他讀的是英文學校,所以就只會英文和他本來的方言(閩南語)。

現在新加坡年輕人基本都會講中文,日常溝通都可以,但是深入溝通就有一定困難了。
但是也不必過分擔心,新加坡人對外國人都很友好,如果發現你是講中文的,他會自動切換中文跟你對話,中文不會的詞就夾雜英文來溝通。
學校教育,仍以英文為主
新加坡實行的雙語教育政策,學生必須學習英語和母語。但學校上課使用的大多還是英文,母語學習教育強調的是實用性和溝通能力,重在發展學生在日常交流上優勢,自然會在文學和傳統文化方面的深度學習相對較少。
所以,即使新加坡7成是華人,但如果認為把小孩子送來這讀書就會很輕鬆,很容易適應,那是完全錯誤的想法。

幼兒園裡不同文化背景的小朋友
外國學生想進入新加坡政府小學,都要通過AEIS考試和語言考試(KET\PET),英文好,才可能真正融入其中。
融入新加坡,英語不可或缺
此外,如果你想在新加坡找到一份「辦公室」的工作,流利的英文幾乎是必備要求,會說中文反倒是成了額外的加分項。

Linkedin 上某公司的招聘崗位要求
雖然大多數的正式場合都以英文為主,但本地的華人家庭還是很重是中文的傳承,大部分父母會要求子女在家中要保持說中文的習慣。
不過,如果真的想融入新加坡本地生活,只說中文,確實是行不通的。
除非只是像來旅遊一樣,逛牛車水,吃華人餐廳,主要跟華人溝通,混跡在華人堆里,但顯然,這是不切實際的。
TX丨編輯
TX丨編審
小紅書小予說、新加坡眼丨來源
小紅書小予說、新加坡眼丨圖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