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最長手繪壁畫丹戎巴葛地鐵站展出 敘述我國歷史

由本地畫家黃品勝歷時22個月完成的本地最長手繪壁畫在丹戎巴葛地鐵站展出,通過67米長的畫作講述我國的歷史。
昨天是建國總理李光耀百年冥誕,SMRT為此選在昨天(16日)中午在丹戎巴葛地鐵站為畫作開幕。
搭客只要進入地鐵站閘門就能仔細觀賞這幅1.7米高的畫作「畫布上的新加坡」。這幅畫記載著新加坡200年來從一個無人問津的彈丸小國,走向繁花似錦大都市的歷史。
壁畫重現的畫面包括:桑·尼拉·烏他瑪(Sang Nila Utama)從民丹島出發坐船到淡馬錫建立新加坡王國、萊佛士在19世紀初登陸、第二次世界大戰、陳嘉庚肖像、李光耀肖像、烏節路、濱海灣花園、咖啡店等。畫作中也穿插了我國的特色美食和娛樂。

SMRT今午在丹戎巴葛地鐵站舉行開幕儀式,除了邀請畫家黃品勝到場分享創作靈感,總理公署部長兼財政部及國家發展部第二部長英蘭妮和SMRT主席佘文民也到場。(圖:林祥龍)
這個項目由SMRT與丹戎巴葛民眾俱樂部和丹戎巴葛-中峇魯基層組織合作發起,旨在豐富地鐵通勤體驗。
開幕儀式除了邀請畫家黃品勝到場分享創作靈感,總理公署部長兼財政部及國家發展部第二部長英蘭妮和SMRT主席佘文民也到場。
讓年長者感懷過去 也讓年輕人認識歷史
黃品勝與《8視界新聞網》分享創作靈感時說:「很多老人家看到繪畫中的美食、遊戲、物品和事件感懷過往生活。與此同時,(這幅畫)也具教育意義,加深年輕一代對歷史的認識。」

黃品勝的繪畫新加坡的歷史人事物。(圖:蔡依玲)
黃品勝說,他從2021年11月開始作畫。當時他的一名澳大利亞畫家朋友不想把一卷10.5米長的畫紙帶到法國去,於是就留下給他。
「我就使用原子筆在畫紙上作畫,後來覺得畫在紙上不夠完美,就想要畫在畫布上,也想挑戰最長的畫布,最後找到67米長的畫布,使用膠彩上色,花了足足22個月完成膠彩畫。」

黃品勝繪畫新加坡200年歷史。(圖:蔡依玲)
由於67米長的畫布實在太長,黃品勝感謝丹戎巴葛民眾俱樂部提供空間,讓他在那裡作畫。他每天就花六小時畫畫,一步一腳印完成作品。
重達100多公斤的畫布太重,無法搬到地鐵站內展出,所以SMRT的團隊聘請攝影師,拍下原圖再列印出來,張貼在地鐵站牆上。

黃品勝向嘉賓講解畫作背後的故事。(圖:曾琬瑜)
原本沒有計劃將畫作展示在公共運輸場所的黃品勝得知消息後喜出望外,也有種莫名的滿足感。
「作為畫家,我很享受繪畫過程,所以不會覺得太辛苦,只是要畫這麼長的畫也挺不容易的,所以我的心血能被看見,我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