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賺走1671億,品牌一直被誤認是國貨,背後老闆卻是新加坡首富
推薦語:金龍魚糧油相信大家再熟悉不過了,許多人自幼便經常看見長輩們用它來做菜,如今的金龍魚更是成為最大糧油品牌之一,但也許你不知道,金龍魚竟然是個外國品牌,而它的背後的集團,更是新加坡的一個商業帝國。

金龍魚的背後是新加坡企業
提起金龍魚,你可能倍感親切,因為家中的廚房裡可能就放著這個牌子的食用油,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就開始熱銷的金龍魚,許多人開始記事時便經常看見,如今更是成為同年的記憶之一,而到了今天,金龍魚更是與魯花、福臨門並列國內三大食用油品牌,這三家占據了國內超過70%的食用油市場,而你可能不知道,受到千家萬戶追捧的金龍魚,竟然是外國品牌。

根據資料顯示,金龍魚的背後是益海嘉里集團,而這個集團的背後又是新加坡的豐益國際,是地地道道的新加坡企業,在新加坡股票交易所中市值排名第一!不過豐益國際的創始人郭鶴年卻與中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雖然他是新加坡國籍,然而祖籍卻是中國福建。

新加坡華裔郭鶴年所創造的商業傳奇
在過去的數十年中,郭鶴年已經成為了世界上最成功的華裔商人之一,更是當過許多年的新加坡首富,而在郭鶴年以及其家族的領導下,生產金龍魚的母公司益海嘉里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糧油生產商之一。
郭鶴年有多麼厲害呢,在他的領導下,郭氏集團發展成了一個商業帝國,曾經一度占據了馬來西亞八成左右的原糖市場,值得一提的是,亞洲最大的酒店集團香格里拉也屬於郭鶴年,就連北京國貿中心當年也是由郭鶴年出資建設的,如今一年能為郭鶴年貢獻五十億的租金,因為他所創造的這些傳奇,使他有了「亞洲糖王」、「酒店大王」、「北京第一包租公」等稱號,憑藉著不計其數的資產,郭鶴年曾當過十幾年的新加坡首富。

金龍魚是如何在中國變成家喻戶曉的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人們買油不像今天這樣,可以在超市裡買包裝好的食用油,而是需要自己帶著油瓶,在糧油店門前排起長長的隊伍,有的人為了買上幾斤油甚至得去離家幾里外的糧油店打油。
由於當時國內幾乎都是散裝油,不僅雜質比較多、衛生條件也可能出現問題,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九十年代初的時候,郭鶴年與他的家族在國內推出了金龍魚食用油,首創小包裝食用油,讓中國的千家萬戶告別了散裝油時代,到了今天,郭鶴年當年在國內投資建設的益海嘉里,已發展成全球範圍內規模最大的小包裝食用油企業之一,在中國境內建立了將近六十個生產基地。

而在最近,行業內又傳出金龍魚將要在A股上市的消息,根據市場報告,金龍魚在2018年的營收超過了一千六百億,大約是股王茅台年營收的兩倍,而其背後的新加坡豐益國際,2018年更是創造了大約445億美金(約3166億人民幣)的營收,根據專家預測,一旦金龍魚登錄A股,那麼將會成為行業內市值第一的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