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香港問題,李光耀竟在十年前就道出了核心?而新加坡的做法卻恰恰相反...
香港和新加坡同為亞洲四小龍
各方面實力相當
而這種勢均力敵的競爭狀態持續多年
直到香港事件的爆發
或許將成為新加坡與香港差距的開始

在今年5月
瑞士洛桑國際管理髮展學院(IMD)
發布了《2019年世界競爭力年報》
新加坡取代美國
成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

而當新加坡獲得此殊榮時
香港卻在經歷一場
幾乎可以毀掉這座城市的暴動
而這場暴動的始作俑者卻是一群
正代表著城市希望的香港青年

有報道曾分析過出現這種情況的核心問題
那就是青年一代在香港高房價的壓力下
生活無法有更高的突破
陷入奮鬥一輩子都買不起房的無奈中
而心生不滿,產生畸形想法

說白了,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於
香港的超高房價!
早在十年前,也就是2009年
86歲的李光耀就以看出問題所在了!
他在接受《海峽時報》專訪時提起李嘉誠
抨擊以他為代表的香港地產商:
「他製造出什麼行銷世界的產品了嗎?沒有!」
的確,香港經濟被房地產綁架
讓更多的本地人喘不過氣

而在這方面,新加坡卻恰恰相反
不得不佩服李光耀的遠見
關於新加坡問題,才後知後覺
「原來新加坡做的最正確的事,
就是打壓了房地產」

從1964年開始
新加坡政府宣布實施「居者有其屋」
也一直履行著這份承諾
甚至不惜在虧損幾十億
也從未動搖過

如今超過80%的新加坡人
居住在政府承建的公寓
其餘20%的居民
則住在有地房產以及私人公寓
對於這部分房產和公寓
新加坡政府也不遺餘力的打壓高房價
實施嚴格的「限售+限購」政策
同時採用低房產稅率和高印花稅率的
稅收調控組合,抑制投資需求

那麼,放棄了經濟增長最快的高房產
新加坡究竟是靠什麼成為世界經濟大國的呢?
下面小編給大家總結了幾點:
新加坡晶片製造業
新加坡是個眾所周知的製造強國,其晶片產業,更是在世界有著重要地位。
1968年美國國家半導體在新加坡成立了首條封裝和測試生產線;
1987年特許半導體成立,新加坡成為了全球第二個進入半導體代工行業的國家。
新加坡石油產業
1960年代,李光耀果斷決定新加坡要大力發展石化產業。
僅花了20多年時間,沒有一滴原油的新加坡,就發展成為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世界石油貿易樞紐和亞洲石油產品定價中心。

新加坡化學工業
新加坡裕廊島是世界知名的化工島,總面積不足32平方公里,聚集著超過100家化工企業。
2015年數據顯示,裕廊島的工業總產值占新加坡製造業總產值的1/3。

新加坡機械製造業
機械製造也是新加坡的優勢產業。
新加坡一度是全球最大的自升式石油鑽井平台製造國,獨占全世界70%市場份額。

新加坡生物製藥業
生物製藥業也成為新加坡的經濟增長點
成為了亞洲最富活力的生物醫藥中心之一。

所以,新加坡靠著這些產業
在2010年經濟總量已超過香港
並保持持續領先
新加坡能有這樣的發展
是新加坡歷屆領導人眼界和定力的成果
李光耀領導的人民行動黨在新加坡長期執政
地位穩固,經濟政策的長期實施因之得到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