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2000年後緩慢發展的新加坡
新加坡的國土面積大約只有香港的2/3,因此受資源條件制約,其不可能依靠工業發展。
其一方面,是依靠身處馬六甲海峽的良好地理位置。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市場,經過馬六甲海峽的貨物大部分直接運往中國,但2005年在上海建立洋山港後,大部分輪船直接運往上海洋山港,再由洋山港發往中國內陸,韓國,日本等地,短短几年時間內,超越新加坡成為世界第一大港。

另一方面,新加坡在經濟上一直依賴於中國市場促進經濟發展,而在政策上卻一直依附於美國,享受超高的國際地位,甚至一邊享受著中國帶來的經濟發展,一邊依靠美國來制約中國。
而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再加上其本身地理位置可被替代以後,新加坡的經濟發展陷入了瓶頸甚至衰退,而在未來的幾十年甚至幾年中,新加坡比將退出世界經濟中心,
根據世界經濟信息網報道,2019年新加坡GDP位居世界40名,經濟增長率為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