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訊)女子匯款3萬元(約9.9萬令吉)回中國讓父親動手術,豈料錢被凍結,憂心忡忡。金管局表示,使用跨境匯款服務之前,應先了解情況,再參考相關的風險信息。
新加坡《新明日報》讀者鍾尊貴(45歲,裁縫店老闆)告訴記者,由於父親需要動手術,她於9月21日通過漢生匯款中心匯款3萬元回中國,豈料中國的收款帳戶被中國警方凍結至今。
「我父親一直有心臟病,近期因為腿腫,需要動手術,我們才寄3萬元回國。」

鍾尊貴與匯款中心溝通,卻始終沒有結果。(受訪者提供)
鍾尊貴表示,3萬元是自己與母親在新加坡賺的血汗錢,如今被凍結,只希望父親能撐住。
「中國警方通知說,有3個不同帳戶匯款到我的中國帳戶,其中一個涉嫌洗錢,因此要凍結調查。我們向匯款公司求助,但公司只堅持說他們合法匯款,沒有洗錢。」
目前,鍾尊貴不敢再匯款,或考慮要向親戚借錢渡過難關。
「很多人攢了錢,都一次過匯款,被凍結的話就無計可施,希望大家能夠提高警惕。」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發言人回複本報詢問時表示,金管局的職責是監管提供跨境匯款服務的相關機構(MPI/SPIs),主要目的是反洗錢和打擊恐怖主義融資。雖然跨境匯款服務提供商持有運營執照,但擁有許可執照並不能保證匯款者匯出的錢會被海外的收款人收到。
發言人指出,交易取決於收款人所居住的司法管轄區的法律和監管環境,跨境交易可能因各種原因而中止。
發言人表示,消費者在使用跨境匯款服務之前,應先了解情況,也可以參考「理財有方」(MoneySense)網站上匯款和相關風險的信息,以及一些在匯款時需要注意的事項。
漢生匯款中心發言人表示,作為一家合法匯款公司,漢生向來嚴格遵守新加坡金融法令及管理條例。
「對於偶爾發生的凍結事件,顧客只要提供因為該筆匯款導致凍結的證明,我們都會盡力提供必要的、力所能及的協助。顧客可以憑中國身份證到國內銀行櫃檯獲得相關的凍結證明書,以便獲取有關機構、凍結日期以及原因等相關信息。」
發言人也指出,最近出現凍結相對較多,可能是風險控制,或者其他原因,原因都不盡相同。
新加坡《新明日報》之前曾多次報道,不少人匯款後帳戶被凍結,領不了錢。
記者輾轉找到其他事主,有人表示已不抱希望。
事主張先生(70歲,電子產品店老闆)在7月時匯款6000元(約1萬9800令吉)給中國的合作夥伴,也因被指帳戶有詐騙活動嫌疑而被凍結,至今仍無法取回。「幸好對方沒有怪我,畢竟不是我的錯。」
另一名事主邱軍(37歲,羅厘司機)則告訴記者,他10月初在長城匯款中心匯款4萬元(約13.2萬令吉),帳戶因詐騙嫌疑被凍結後,匯款公司表示需要中國警察證明他的帳戶是因洗錢被凍結,才能幫他要賠償,但姐姐在國內奔波數次都無法開出證明。「我本來想要在國內買房,如今被凍結,還不知何時能拿回來。現在只能等中國警方查清真相,也許要好幾年,已經不抱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