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內政兼律政部長尚穆根透露,新加坡監獄中目前有10名我國死囚,另有兩人因販毒於今年早些時候被正法。
他指出,他們正在等待是否獲得寬赦。
他是在接受《星報》訪問,這麼指出。

尚穆根(檔案照)
尚穆根說,這些死囚的罪名主要是販毒,還有一些程序有待處理,比如寬赦,但他沒有詳細介紹寬赦程序。
他強調,新加坡對販毒採取強硬立場,不會屈服於任何壓力而取消死刑。
「不管是來自馬來西亞或其他地方的毒販,他們都完全了解新加坡嚴格的毒品法律和遭逮捕和定罪後的後果。」
尚穆根說,儘管有這樣的法律,但仍有一些人以身試法走私毒品牟利,以避免被捕後的強制性死刑判決。
「我們的證據顯示,他們(毒販)故意地將低於死刑門檻的毒品帶入新加坡。」
他坦言,有人公開反對強制死刑是可以理解的,但他強調有成千上萬的生命和家庭被毒販摧毀。
「遭處決大馬籍毒販納加恩德蘭帶來的海洛因,足以讓510名吸毒者吸毒整整一周;而另一名判處死刑的大馬公民卡萬星,所帶來的海洛因,足以讓2000名吸毒者吸毒整整一周。」

示意圖/123RF
尚穆根說:「所以你看到這些人從別人的痛苦中賺錢。 但我可以理解對納加恩德蘭和卡萬星的同情,但我們也需要同情毒品的受害者。」
他指出,新加坡嚴厲的毒品政策在挽救了許多生命的同時,保證了這個城市的安全。
「在1990年,我們每年逮捕大約6000名吸毒者,現在我們只逮捕了大約3000人。」
關於停止處決被判處死刑的人的本地和外部壓力時,尚穆根說,這種壓力在新加坡幾乎沒有影響一旦被定罪的罪犯命運。
他說,這種壓力通常來自外國和媒體,但這並沒有反映出絕大多數新加坡人支持對特定罪行,判處強制死刑的共識。
「10名新加坡人之中,有7人或70%的新加坡人認同,對販毒的強制死刑是適當的。謀殺方面,有80%表示必須強制執行死刑。」
他承認有些政黨真正反對死刑,但必須將這些群體與出於某些原因利用這一問題的人區分開來。
「他們有發言權,但我們應該小心,因為他們沒有反映多數人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