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德爾塔病毒傳染性更強」
「能夠繞開部分免疫系統」
「可能削弱疫苗效果」
……
猝不及防間
一個強大的新冠病毒突變株
——Omicron(奧密克戎)
從南非開始迅速刷屏了全世界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表示,新加坡正在密切關注2019冠狀病毒新型變異毒株奧密克戎。
李顯龍總理以人民行動黨秘書長的身份28日在行動黨大會上致辭時透露,有鑒於新變異毒株的出現,我國在防疫的道路上或許需要「後退幾步」,才能夠再「向前邁進」。
儘管如此, 李顯龍總理表示,他有信心新加坡最終能找到方式與冠病共存。
「我們所有的努力都是因為我們想安全地抵達,並且儘可能減少傷亡人數。」

新冠新變異株奧密克戎是什麼情況?
全球抗疫的努力是否會前功盡棄?
會對國內抗疫帶來什麼影響?
01 變異毒株從哪裡來?
日前,南非衛生部門宣布該國發現新冠病毒新型變異毒株B.1.1.529,該變異株包含大量突變。
世衛組織11月26日下午發布通報:新變異株B.1.1.529已被列為最高等級的「值得關注」(Variants of concern)變異株,並將毒株命名為奧密克戎(奧密克戎)。兩天時間內,世衛組織已收到近100個奧密克戎新冠變異株報告。
研究人員發現,新型新冠病毒變異株奧密克戎較德爾塔變異株具有更多突變,可能引發更大的傳播風險,以及具有更強的疫苗抗藥性。

據今日俄羅斯電視台報道,目前,奧密克戎變異株正以驚人的速度在非洲和非洲以外地區傳播。以南非為例,近期南非豪登省90%的新增感染病例都與這一變異株有關。不少西方媒體認為,奧密克戎變異株是目前全球存在的最危險的新冠病毒變異株。
26日,由於新冠感染病例不斷攀升,以及對「奧密克戎」變異株的擔憂,美國紐約州州長凱西·霍赫爾宣布該州進入「災難緊急狀態」。
目前,全球範圍內,南非、以色列、波札那、比利時和中國香港均出現奧密克戎變異病毒感染者。
02 全球首張
奧密克戎毒株圖片發布
當地時間11月27日,義大利羅馬兒童醫院科研團隊發布新冠病毒新型變異毒株奧密克戎的全球首張圖片。

德爾塔毒株與奧密克戎毒株刺突蛋白突變對比圖(圖片來自羅馬兒童醫院)
圖片顯示,與新冠變異病毒德爾塔毒株相比,奧密克戎毒株擁有更多的刺突蛋白突變。這些變異多樣化,且大部分位於與人體細胞相互作用的區域。

奧密克戎在新冠病毒刺突蛋白上攜帶的變異(圖片來源:全球共享流感數據倡議組織,gisaid.org)
研究人員表示,新冠病毒通過變異進一步適應人體,但並不一定意味著變得更加危險。
03 南非吹哨人:
病情很溫和,世界不要慌!
奧密克戎變異多,聽起來好像很駭人,但很多變異不一定等於糟,重要的是我們知道那些變異會令病毒變出現什麼改變。它有些變異已在其他變種病毒出現,可讓我們知道它在一個變種扮演什麼角色。
南非流行病應對與創新中心(Centre for Epidemic Response and Innovation)總監奧利韋拉在記者會指出,科學家在奧密克戎發現50個變異,其中32個在棘突蛋白。
棘突蛋白是現時使用中疫苗針對的對象。棘突蛋白可說是病毒進入人體細胞的「鑰匙」。
當科學家聚焦在病毒首個接觸人體細胞的部分,亦即棘突蛋白受體結合區(Receptor Binding Domain,RBD),發現它有10個變異。而Delta在同一部分只有2個變異。
奧密克戎有些變異是已為科學家所知,例如首度在英國肯特(Kent)被發現的Alpha變異病毒株帶有名為N501Y的突變。它可讓冠狀病毒傳播得更快。有些則會令抗體更能辨認到病毒,令疫苗效力減低。
科學家指出,除此之外,奧密克戎有些變異是全新的,它們沒有足夠數據辨別出它有多危險。
奧密克戎進化後會更大?
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病毒學家皮科克(Tom Peacock)24日在Twitter推文中稱,奧密克戎有非常長的「分支長度」,以及非常糟糕的棘突蛋白突變概況。
進化「分支長度」也稱遺傳變異度,在「進化樹」中顯示進化的量。進化分支長度愈長,代表著那個分支對應的物種或基因變化愈大。
而就在全球繃緊神經,應對新的變異病毒Omicoron時,自稱最先對奧密克戎變異毒株提出警告的吹哨人、南非醫生、南非醫學會理事安吉麗·庫切博士(Angelique Coetzee)說,感染該毒株的病例症狀「不尋常,但很溫和」,她讓世界不要驚慌。

這名醫生說,感染奧密克戎的病人,出現的典型症狀是極度疲乏,但沒有出現味覺或嗅覺喪失。
安吉麗·庫切在南非行政首都茨瓦內(又叫比勒陀利亞)經營一家私人診所。11月早些時候,她的新冠患者開始出現一些特殊症狀,她意識到,病毒可能再次突變。安吉麗·庫切介紹,她的患者是不同背景、種族的年輕人,他們的共同症狀就是感到極度疲勞。有一名6歲兒童心跳一度非常快,但沒有人喪失味覺或嗅覺,有人出現輕微咳嗽。
安吉麗·庫切27日對非洲其他的醫學協會通報新變異株的情況,她表示她的病人都很健康,但她擔心這種變種仍會對患糖尿病、心臟病等病症的老人造成更大的打擊。
南非的人口結構比較特殊,65歲以上人口僅占6%,因此老年患者感染奧密克戎後的症狀還需要進一步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