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多元文化與種族的國家,精通雙語向來是新加坡的一大優勢,而雙語教育從小開始。為確保新加坡保持雙語優勢,國家圖書館管理局將引進更多母語書籍,並舉辦更多推廣母語的活動,進而為母語創作者提供更多資源。
圖管局與李光耀雙語基金星期二(9月27日)簽署諒解備忘錄,展開為期三年的合作,旨在通過提供更多母語資源與相關項目,鼓勵孩童從小開始接觸雙語教育,並建立一個生態系統來支持與培養本地母語作家。

國家圖書館管理局會把一些母語書籍從實體轉為電子版,讓更多人查閱書籍,從而加強母語教育。(圖管局提供)
圖管局會先引進10本從英文翻譯成華文、馬來文和淡米爾文的新書籍。未來幾年,圖管局會陸續增加更多母語書籍。
在李光耀雙語基金的資助下,圖管局將把獲得基金贊助的實體書轉為電子版。由曾慧婷(42歲)撰寫的《菲菲,你真棒!》是其中一本將轉為電子版的書籍。
曾慧婷雖是一名英文教師,但她自小熱愛閱讀華文書,尤今與冰心的作品更是讓她愛不釋手。
她的兒時夢想是當一名華文作家,這個夢想不被父親看好,後來她也一直以撰寫英文書籍為主。但秉持著對華文的熱愛,她不忘初衷,成功在今年5月推出華文書籍。如今,作品得到雙語基金的支持,對她而言是一種肯定,推動她創作更多雙語書籍。
她受訪時說,英語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使用的語言,因此父母往往會讓孩子閱讀英文書籍。書籍電子化會提供家長更大的便利,讓更多家長認識她的書,並更有效地推廣華文。
「我相信這個舉措有助於鼓勵更多的作家堅持創作,因為他們知道無論是資源或精神上,都得到了基金的支持。」
周麗青(執行董事)撰寫的《和小金金做朋友》是另一本將轉為電子版的書籍。
在冠病疫情期間,她受孫子的啟發,創作並自費出版這本書籍,希望讓家長鼓勵孩童多與人交流,掌握社交技巧。
她說:「身為一個自費出版商,我發現單打獨鬥並不容易。基金除了提供資金援助,審查小組成員所提供的反饋與建議,也讓我了解所使用的語言是否適合讀者的年齡,受益匪淺。」
公眾可從2023年1月起,通過圖管局手機應用,或由圖管局舉辦的實體與線上故事會,借閱這些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