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看過一檔紀錄片 叫做《我住在這裡的理由》 採訪、講述的是一個個 生活在中國各個城市的日本人 以及一個個生活在日本的中國人

在每集結尾,主持人 一定會問被採訪人一個問題
「你住在這裡的理由是什麼」?
被採訪人往往回答 為生活、為家人、或者為追夢 還有人僅僅是習慣了一個地方 在新加坡也有無數這樣的 「異鄉人」 陪讀媽媽、留學生、教師、 房產經紀人、記者……
中國人在新加坡
總會被問起 「你為什麼會來這裡?」
當一個人初次踏上國外陌生的土地 文化和觀念上會面臨一個衝擊 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應對方式 能夠留下來的都是「倖存者」

這幾年,年景不算好 在新中國人又會被人問: 「你為什麼還不走?」

多久沒回國了?
讓我們深入在新中國人的內心 好好「窺探」一番他們 「到底是怎麼想的」 在新加坡的每個人都有故事 各自精彩~
2021.12.31
我住在這裡的理由 | 坡島版
心安之處是吾鄉
01 「我放棄了騰訊的工作,來新加坡當陪讀媽媽」

Julia
46歲,陪讀媽媽
來自中國西安
在新加坡10年 Julia是個「陪讀媽媽」,但是卻打破了一些人對陪讀媽媽的想像。 她看起來精明幹練,說話語速節奏偏快,渾身上下充滿了職業女性的氣息。 「在國內的時候在騰訊工作,目前在新加坡這邊我是在做一個品牌電商。」

今天的Julia看起來是舒展的 —— 兒子成績不錯已經上JC,當媽的基本快「熬出頭」,Julia自己也有一份小事業。
但是回想當年,所有陪讀媽媽受過的苦,Julia一樣都沒落下。
「其實第一年對我來說應該是最難的,我要獨自帶孩子,然後包括你要照顧他的飲食起居、一日三餐。」
沒有人幫助,Julia花了一段時間才找到「節奏」,比如下午載送兒子去補習班後的時間,就積極利用起來。

在新加坡十年,肯定是與在國內「朝九晚五」上班過著完全不一樣的生活。
她感謝家人沒有勸說她放棄,而是默默給予支持。
「每次遇到困難,很感謝他們沒有勸我回去吧,而是讓我再堅持堅持。」
最近Julia在小紅書上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和兒子申請到新加坡公民身份的消息,引來無數家長共鳴。
「發完之後,沒想到信息一下子變成99+了!」

鋪天蓋地的留言湧進來,有祝福的、有共情訴苦的、有鼓勵的,還有諮詢Julia也想送孩子來新加坡讀書的家長。
「也收到一些陪讀媽媽的留言,就挺感同身受的,畢竟都是我自己經歷過的事。」
「如果我的分享經歷,對他們來說有幫助的話,那我覺得這也是我的價值。」
02 「新加坡過年,沒有東北那種味道~」

Simon
24,學生/紋身師 來自中國瀋陽 在新加坡11年 Simon,24歲,我們都叫他「紋身哥」,一手花臂霸氣側漏。
家鄉瀋陽但從小在北京長大的他並沒有什麼東北口音,可能跟他13歲就來到新加坡有點關係。
皮膚黝黑的他,現在是一名學生兼紋身師,衣著打扮已經完全「東南亞化」。
中學一年級來到新加坡,一直到現在大學三年級,小的時候是有父母陪伴,現在屬於單打獨鬥的狀態。
作為一個藝術家Simon講話和描述家鄉顯得特別文藝。

當被問道在新加坡最想念家鄉什麼的時候,他臉上泛起鄉愁:
「東北過年的時候,大家會互相串門, 去親戚家過年總是聞到一種特別的味道,那味道說不上是香還是臭,但是在新加坡就沒有」。

但是他不後悔來新加坡,中國人才濟濟很難闖出一片天地,在新加坡他認為相對容易「出頭」。
而且他喜歡新加坡人的思想比較純良,人際關係單純,沒有那麼多裙帶關係。 被問到有沒有想念父母,Simon臉上又泛起一陣傷感。
「小時候沒有,18、19歲的時候不會想念父母,但是這兩年開始想了。」
如果接下來的三年都沒有辦法回國,Simon認為怎麼都需要回去一次了,可能會預留出兩個月的時間,希望明年隔離期不要這麼長。
03 「如果不出來,一輩子都在吉林。」

房小楊
30歲,學生 來自中國吉林 來新加坡8年
小楊清楚地記得自己來新加坡的日子,2013年9月10日 —— 一個教師節,中國的教師節。
曾經在新加坡當了7年的老師,然後又回歸學校當起了學生。
小楊本該在中國過上和她同學朋友一樣的生活, 來新加坡以前她已經被一個小學錄取成為有編制的老師,但還是毅然決然地選擇來新加坡。
當想到這時候國內的朋友已經結婚生子,有的孩子都在打醬油了,小楊會有點失落,但她不感覺後悔:
「如果不出來,一輩子都在吉林。」
回想起在新加坡的8年,小楊認為還算順利,遭遇的最大危機就是生了一場病。
「之前在脖子這邊長了一個甲狀腺瘤,然後有去國大醫院動手術。」

她很感謝當時工作上的同事老師和校長,他們給予很多支持,住院期間還送來卡片和小禮物,讓她在異鄉感受到溫暖。
因為疫情小楊也有兩年半沒回國了,家人比起想念她,似乎更關心她的個人問題。
也因此催她回國「找對象」,催得多了,小楊也認為確實是個困擾。
她給後來人的建議是:先解決個人問題,再來新加坡~
作為一個大齡未婚單身女青年,小楊雖然感到煩惱,但是當被問到有什麼新年願望時,她卻捨棄小愛、擁抱大愛:
「我的願望是祖國統一。」

就是說,這麼可愛的一個妹子,有沒有優秀男青年看過來~
04 「是椰子把我從寮國帶到了新加坡」

Alvin
22歲,學生 來自中國武漢 來新加坡2-3年
Alvin一上來就非常客氣地說是椰子把他帶到新加坡的,目前他在一個私立學校學習IT,明年即將畢業。
在成為一個新加坡學生之前,Alvin其實是個老「東南亞漂」。

他在寮國一家旅遊公司工作,介紹各國的遊客前來旅遊; 偶然機會通過獅城椰子看到了留學廣告,在平台的幫助下來到新加坡留學。
談起寮國,也算Alvin的半個家鄉,在高考完之後17、18歲的Alvin只身前往寮國,他喜歡那裡的原始風采。
但是他認為新加坡作為東南亞區域中心更有發展,能夠學到先進的技術知識,於是選擇了來新深造。 2019年時候,大概疫情爆發前他從武漢飛來新加坡。
後來武漢封完城又輪到新加坡封城,反正從那以後他就沒回過國了。
「那個時候我來自武漢,在蠻敏感的一段時期,多多少少還是受到質疑了,不過很快大家(同學)也都理解了這個事情」。

作為一個「老東南亞人」,Alvin對新加坡的一切感到不陌生,也很快融入了本地。
從寮國來到新加坡,Alvin最大的感受就是安全,以及本地人的善良。

「有一次我在mrt上,這是可能身體比較熱吧,就突然開始流鼻血,然後我旁邊的幾位印度(裔)大哥馬上把紙遞給,幫我頭上拍涼水。」
關於未來,Alvin的願望十分樸素:「希望(畢業後)多賺點錢」。
那就祝他發大財吧~
05 「繁衍生息也好,教育下一代也好,新加坡都是非常好的地方。」

Xavier Yin
34歲,房產中介
來自中國西安 在新加坡15年
Xavier看上比實際年紀要年輕許多,一開始和我們開玩笑稱自己只有20多歲。
這種良好的狀態大概得益於,他是位幸運的獨生子,父母都在新加坡陪伴和照料他的小家已有三年。
用他的話說,父母在這邊從不添麻煩,給與他事業充分的支持,所以他掛在嘴邊的也都是感謝的話語。
Xavier從中學就來新加坡讀書,然後在本地讀了理工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