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為什麼如此乾淨

2018年10月30日   •   3萬次閱讀

這個主權城市國家成為亞洲最乾淨,最環保的大都市需要什麼?

大約200名志願者在新加坡北部的Khatib社區尋找垃圾。有一些有小孩的家庭和當地醫院的志願者。還有一些(大多數是資深的)志願者來自「西北輕快步行俱樂部」的襯衫。

有些人走進灌木叢中,撿起幾根菸頭。其他人發現遺棄在桌面上的奇怪組織。說實話,這個清理日似乎有些用詞不當。它已經乾淨了。沒有志願者帶著膨脹的垃圾回來。

目的不僅僅是讓城市更加愉快。李光耀認為,一個更清潔的城市將創造一個更強大的經濟

但這在新加坡是可以預料的。該國長期以來一直痴迷於衛生和清潔。本月標誌著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創始人父親和第一任總理李光耀本月開始了50年前的Keep Singapore Clean活動。

到那時,清潔運動已經很成熟,但這個運動是不同的。這是政府第一次將罰款作為社會控制的一種方式。但新加坡的經濟發展似乎縮短了其最初的成功。無論如何,新加坡都很乾凈。但不是因為你可能會想到的原因。

清潔和綠色

如果你曾經和垃圾車一樣走路,因為它在新加坡的日常收集中閒置著街道,你會立即明白為什麼這座城市如此無情地被清理乾淨。垃圾桶香水真的讓你臉紅了。

在氣候涼爽的城市,在家庭收藏品之間走一段時間可能還可以。但在炎熱潮濕的熱帶地區,這是一項緊迫的任務。徘徊在家庭和商業垃圾中可能是非常危險的

「如果你像其他國家一樣亂扔垃圾,它可以繁殖齧齒動物,蒼蠅,蟑螂。它們都是細菌和細菌的攜帶者,「公共衛生委員會主席Edward D'Silva說。蚊子是一個更大的擔憂。你不會在這裡得到瘧疾,但在糟糕的一年裡,將有成千上萬的登革熱病例。

清潔和綠色

當他介紹清潔和綠色政策時,李光耀心中有更高的目標。這是更大推動的一部分,包括改變公共衛生法,將街頭小販搬遷到小販中心,開發適當的污水系統和疾病控制措施。與此同時,人口從甘榜(帶木屋的馬來式村莊)遷移到擁有更好基礎設施的住宅區。

「我們已經建成,我們已經取得了進展。但是,除了實現我們作為南亞最清潔和最環保的城市的地位之外,其他任何成功的標誌都不會更具特色,「他在1968年說道。

除了廣告之外,還有公共教育活動,衛生官員的講座和政府的抽查。還有一些比賽突出了最乾淨,最髒的辦公室,商店,工廠,政府大樓,學校和公共運輸工具。

Lee Bee Wah是Nee Soon的當地議員,至少每月一次加入Khatib的清理日。她鼓勵她的

此次活動之後出現了大量其他活動。在整個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有一些運動促使新加坡人保持廁所,工廠和公共汽車站的清潔。1976年的「使用你的手」活動讓學生,家長,老師,校長和公務員在周末清理學校。還有許多植樹活動。

目的不僅僅是讓城市更加愉快。李光耀認為,一個更清潔的城市將創造一個更強大的經濟。

「這些標準將保持士氣高漲,疾病率低,從而為工業和旅遊業的經濟增長創造必要的社會條件。這將有助於公眾利益,最終有利於每個人的個人利益,「他說。

在所有這些方面,新加坡都做得很好。預期壽命從66歲增加到83歲(全球第三位)。在1967年,旅遊人數略高於20 萬,而2018年前三季度僅為1000萬人。外國直接投資從1970年的9300萬美元激增 2010年的390億美元。現在是第五大受援國的外國直接投資,在2017年接收660億$。

沒有人聲稱這完全取決於單一的反垃圾運動。但是健康的好處是可以理解的。遊客會回到乾淨的目的地是有道理的。乾淨的街道向外國高管發出信號,表明一個城市有能力並堅持法治。很難說多少,但在某種程度上,形狀或形式,這個運動很重要。

作為一項規則,廣告系列不是部門或政府預算的重要項目。例如,在2010年至2014年期間,新加坡國家環境局每年平均花費300萬美元用於反垃圾運動和外展活動。

一個好城市

新加坡的折扣店和紀念品商店經常帶有T恤,上面寫著:「新加坡:一個很好的城市」,其後有很多東西你可以被罰款。隨著笑話開始,它已經累了 - 新加坡人更有可能翻白眼而不是笑。

但這並沒有錯。新加坡有習慣禁止它所認為的不良行為,並對每項禁令實施經濟處罰。1968年保持新加坡清潔運動是第一個試圖通過罰款來緩和公民行為的運動。從那以後,新加坡一直熱衷於罰款。通常情況下,當局每年因亂扔垃圾而發出數萬件罰款。最低罰款為300新加坡元(217美元)。

在李光耀的時代,開始讓新加坡變得一塵不染。他會親自介入,當他看到不合適的東西時,會向他的部長或官僚們發送筆記。他認為小事情很重要,並擔心如果忽視較小的違規行為,人們會「利用對行政控制的放鬆」。

這些書中的法律對外國人來說似乎一直非常嚴格。新加坡著名的禁止進口口香糖(僅僅擁有口香糖並不違法)。在火車上帶榴槤(一種刺鼻的氣味熱帶水果)和不沖洗公共廁所(大多數是一個沒有實際意義的點,因為大多數廁所現在自動沖洗)都有罰款。

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還有吐痰或使用別人無線網絡的罰款。2009年,一名計程車司機因在自己家中的公眾視野中裸體而被罰款。Vaping電子香菸已經被禁止。

也許它看起來不應該那麼不尋常。確實,在涉及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時,西方肯定會有所不同,這裡的處罰可能非常嚴厲,包括對毒品犯罪的死刑。但新加坡並不是唯一能夠表現出對罰款的熱情以遏制輕微罪行的司法管轄區。上個財政年度,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的停車罰款超過1.72億美元(1.21億美元),而英國的議會在同一時期收取了8.2億英鎊的罰款。(由於故意降低汽車擁有率的政策,停車在新加坡實際上是一個小得多的行政挑戰)。

即使是更廣泛的方法在西方也有類似的東西。喬治·凱林(George Kelling)和詹姆斯·Q·威爾遜(James Q Wilson)在1982年撰寫了著名的論文「破碎的窗戶」(Broken Windows),其中認為破窗「是一個無人問津的信號,因此打破更多的窗戶無需任何費用」。所以處方是在他們成為重大問題之前積極處理小規模的違法行為。紐約前市長魯迪朱利亞尼聲稱用這種方法減少了紐約的犯罪率。在新加坡聽起來有點熟悉。

罰款有效嗎?

根據國家環境局主席Liak Teng Lit的說法,這項政策起初是有效的。公眾意識競選和懲罰措施的結合產生了不同。更多人自己接受了。這個城市變得更清潔。

「新加坡不是一個乾淨的城市。這是一個清潔的城市 - 利亞克

1961年,新加坡有一個由7,000名勞動者組成的「掃帚旅」,他們直接受僱於衛生部門。到1989年,只有2100人

但事情發生了變化 這座城市越來越富裕,使用低成本勞動力進行清理變得更加容易。如今,利亞說,新加坡並不幹凈,因為當地人擔心罰款。它很乾凈,因為有一大群工人擦洗它。他們做重物。他們比任何人都更加清潔新加坡。

「新加坡不是一個乾淨的城市。這是一個清潔的城市,「利亞克宣稱。

國家環境局註冊了56,000名清潔工。可能有數千名未註冊的獨立承包商。他們大多是低收入的外國工人或老年工人。相比之下,台北可能有5,000名清潔工,Liak補充道。

Edward D'Silva對這支清潔工隊的崛起改變了新加坡文化的方式感到沮喪。有這麼多清潔工,新加坡人開始把清理視為別人的工作。今天,新加坡人經常在吃完飯後把他們的托盤放在小販中心的桌子上,因為他們不認為它亂扔垃圾,或者他們認為這是清潔工的清理工作。(公平地說,托盤返回設施僅在2013年安裝。)

D'Silva說,學生們也不會自己接受,因為他們總是為他們做一個清潔工。這是公共衛生委員會試圖在當地學校解決的問題。簡單地說,他認為新加坡人太長時間太容易了,他們需要改變。利克同意。

「政府清理公寓[建築物],直到您的走廊,通常每天兩次。當你有一個非常有效的清潔服務,而你的鄰居弄亂了這個地方,你不會責怪鄰居,你責怪清潔工沒有把它拿起來,「他說。

儘管新加坡已經有56,000名註冊清潔工,但是在Khatib清理日的志願者

改變行為

在日本,澳大利亞或英國,從事清潔工作的成本非常低廉。在新加坡,清潔工大多來自大約一百萬外國工人以及當地老年工人。但隨著新加坡人口增長,勞動力變得更加昂貴,雇用如此眾多的清潔工人也無法負擔得起。

愛德華·德席爾瓦說,最初推動清潔新加坡的部分原因是經濟上的。清潔公共空間是昂貴的,它需要花錢從更有價值的追求。他說現在仍然如此,新加坡需要快速改變其行為。新加坡每年至少花費1.2億新元(8700萬美元)清潔公共場所。

「如果你能夠灌輸並培養一種人們不會隨時隨地丟棄垃圾的習慣,那麼你本來用來雇用這些清潔工的錢,那麼數百萬美元本可以更好地花在健康和教育上,「 他說。

打掃乾淨

Lee Bee Wah是Nee Soon的當地議員。她正在Khatib的清理日。事實上,她每個月至少參加一個選區。她熱衷於清理。她不僅鼓勵她的選民在看到垃圾時撿拾垃圾,而且當他們看到有人亂扔垃圾並向當局報告違法者時,也會說出來。

她說,公共教育與罰款一樣重要。事實上,罰款是非常困難的,因為通常需要一名官員或至少一名公民來目擊這一罪行。

她說:「最好說服他們,讓他們買進,而不僅僅是依靠罰款。」

每年一次,有一個選區範圍內的「禁止清潔日」,當時區內的每個清潔工都放下掃帚,而當地市民則清理乾淨。她說,這是社區如何變得更好的一個很好的例子。在2013年的第一次活動中,志願者們撿到了1,430公斤的垃圾。今年,它只有292公斤。

如果有太多的清潔工和新加坡人過於鬆懈接受自己的選擇,她說她的選區證明了進步是可能的。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3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2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5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2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234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5814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3762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