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訊)詐騙案花招百出,新加坡各世代因生活需求不同,受騙類型各異。一項調查顯示,Z世代較常落入釣魚騙案的陷阱,千禧世代多為求職詐騙的受害者,X世代常因網購被騙,嬰兒潮世代則更多是投資被騙。
Z世代也稱為「網生代」,通常是指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一代人。千禧一代:出生於1981-1996年。X 世代出生於1965-1980年。嬰兒潮一代出生於1946-1964年。
研究機構YouGov周三(11月1日)公布上述最新調查,這項調查是10月30日至31日間,向1006名18歲以上的新加坡人發出詢問,以了解公眾曾面臨的騙案類型和應對措施,以及對近期公布的共同責任架構的看法。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和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在10月25日發布,共同責任框架(簡稱SRF)的公眾諮詢文件,針對發生釣魚詐騙案時該如何劃分責任和作出賠償徵詢公眾意見 。
YouGov調查顯示,大多數新加坡人積極看待這項框架,並認為能從中加強各方責任,依序是銀行和金融機構(78%)、電信公司(70%)和消費者(64%)。
在承擔詐騙損失方面,超過4/5受訪者認為,銀行或金融機構更應承擔責任,接著才是消費者(77%)、電信公司(76%)以及政府(76%)。
早前擬議的共同責任框架按照「瀑布模式」來追究責任。當釣魚詐騙案發生時,銀行須負起第一層把關責任,因為它們在防止資金因詐騙而流失中扮演關鍵角色。若發現它們沒有採取適當措施,就須賠償受害者。
如果確定銀行履行所有責任,就審查第二層把關的電信公司,若發現有失責就得賠償。
倘若銀行和電信公司都沒問題,消費者須承擔損失。若不滿銀行的調查結果,消費者可向金融業爭議調解中心(FIDReC)申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