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 — 李顯龍總理自2004年8月12日接任以來,帶領人民行動黨(PAP)贏得連續四次全國大選,歷經包括經濟危機和全球疫情在內的多重挑戰,鞏固了行動黨的執政地位。帶您回顧這20年間的四次大選,見證新加坡政治景觀的轉變。

(圖:來源於網絡)
2006年:李顯龍首戰告捷2006年的大選是李顯龍首次以總理身份帶領行動黨參選。儘管遭遇反對黨的挑戰,行動黨成功贏得了82個中的84個議席,李顯龍所在的宏茂橋集選區獲得了66.14%的選民支持。

(圖:來源於網絡)
2011年:歷史性的挑戰2011年的大選被視為分水嶺,行動黨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得票率降至60.14%,為獨立以來最低。這次選舉中,行動黨首次在集選區失利,工人黨贏得阿裕尼集選區。

(圖:來源於網絡)
2015年:強勢回歸面對所有選區的挑戰,行動黨在2015年大選中展現出強勁復甦,得票率升至69.86%,並成功奪回先前失落的榜鵝東單選區。在李顯龍的領導下,宏茂橋集選區的支持率高達78.63%,顯示出強大的民意基礎。

(圖:來源於網絡)
2020年:疫情下的選舉在COVID-19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2020年大選行動黨以61.24%的得票率再次蟬聯執政,儘管反對黨增強了實力,取得了歷史上最多的議席。李顯龍承諾行動黨將虛心接受民意,持續引領新加坡前行。
這20年的選舉旅程不僅反映了李顯龍和行動黨的政治智慧,也映射了新加坡社會和經濟的發展軌跡。在李顯龍的領導下,新加坡面對內外挑戰,穩步前行,展現了政府與人民之間堅實的信任與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