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夥伴是有去日本賞櫻的出遊計劃吧~
可惜由於疫情的原因,
這個月只能呆在新加坡了,
其實在新加坡也能看到很美的櫻花哦~

這就是一年一度的櫻花祭啦~
為了保證大家的健康,
很多動漫、明信片等文化活動都被取消了~
所幸,還是可以看到櫻花的!

賞櫻
很多人應該都聽過「櫻花祭」這個叫法,但你知道它的由來麼?櫻花自開花至花殘只有七天,因而有稱作櫻花七日的說法,也叫「櫻花祭」。

全世界的櫻花種類大概有800種,這次來到新加坡的就有400多種!這次活動由日本駐新加坡大使館文化部門日本創意中心合作舉辦,戴好小口罩,早點起,去看看吧~


為了應對COVID-19病毒,主辦方安裝了熱敏儀器確保每一位進入景區的遊客都是安全範圍內的,利用醫用高性能殺菌紫外線進行清潔流動空氣。這些預防措施就是來確保大家可以度過愉快的時光。
地址:濱海灣花園 Flower Dome
時間:3月6日-3月29日
連結:https://www.gardensbythebay.com.sg/en/whats-on/calendar-of-events/sakura-floral-display-2020.html
Keyaki
看完了櫻花,再來為大家推薦一些櫻花相關的美食。既能看到美麗的景色,也能吃得大飽口福,才是吃貨對櫻花祭的正確打開方式。

來看看這家日本餐廳推出的兩套奢華春季懷石料理套餐,Sakura Dai(櫻花海鯛)煲仔飯,櫻花餃子,櫻花雨滴蛋糕,心動了麼?價格180新幣/套,還要提前預約位置哦~

季節限定,時間為3月24日到4月25日的午餐或晚餐哦~感興趣的小夥伴抓緊預約咯~順便放出菜單供大家參考~

地址:7 Raffles Blvd, Singapore 039595
營業時間:11:30-14:30,18:30-22:30
電話:68268240
人均:$180
連結:https://www.panpacific.com/en/hotels-and-resorts/pp-marina/offers/spring-blossoms-at-keyaki.html
Ramen Bar Suzuki
上面的太貴是不是,嗯,我也很心疼自己瘦瘦的錢包。下面給大家介紹一家平價的日本拉麵館~也有櫻花拉麵(SAKURA PINK TONKOTSU RAMEN)哦~

圖源:Ins@victorlicious553
這家店可不只是櫻花拉麵出名,他們還很喜歡將拉麵和各種食材做組合,做法也是非常地道,值得一試。


圖源:Ins@foxdaholic
地址:61, #01-01 Circular Rd, 049415
營業時間:11:00-15:00;18:00-22:00(周日休息)
人均:$20
TWG Tea
TWG對於櫻花的鐘情,體現在每年都有櫻花主題的茶。今年的叫做Always Sakura Tea,看名字,能不能看出情有獨鐘的味道~

這個茶寓意著冬天的結束,春天的到來。以一抹淡淡的綠茶清香開始,用櫻花的甜美收尾,清新淡雅。

不想出門?線上也能買,TWG官網連結已經為大家準備好了。消費滿110新幣包郵哦~
地址:全島TWG門店
連結:https://twgtea.com/productsdetails/always-sakura-tea
人均:$50
星巴克
每次這種應季的活動,都少不了星巴克的身影。這次,星爸爸不只是在飲品上下了功夫,雖然是桃子口味,但卻加上了小小的桃花,十分酷似櫻花呢~而且,杯子也全都換成了櫻花圖案哦,非常春天~

除了飲品,玻璃杯也當然少不了,「貓+櫻花」的組合,應該能拿下不少中年少女的心吧~吃吃喝喝都是吃完就沒有,買個杯子才是正經的,每天都能看到~

日常更加實用的水杯也出了櫻花版,實用美觀兼具,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第一名!各位小仙女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從兩個裡面挑選哦~(送女朋友還是推薦上面那款)

地址:全島星巴克門店
人均:$15
雀巢新加坡
說到咖啡,速溶的也不是沒有追櫻花這個熱點哦~雀巢就在新加坡推出了Smoovlatte Sakura的季節限定,售完為止哦~趕緊去附近的7-11看看吧~

不只是雀巢,可口可樂也推出了櫻花瓶身的曲線瓶(生物學的好的小夥伴可以仔細看看,他們畫的並不是十分準確哦~)另外就是貝納頌的櫻花白桃味拿鐵,也是非常的好看了,適合打卡集瓶~


圖源:小紅書@魚寶
地址:各家便利店及電商平台
人均:$5
櫻花的味道
看完上面幾個菜品,你肯定很好奇,好看的櫻花究竟是什麼味道呢?

說了半天,你果然還是饞人家的身子!其實,櫻花吃起來根本沒有味道,只是有淡淡的花香。而且櫻花不耐高溫,一般都會褪色,所以通常只會用來做冷盤或裝飾點綴。

相比之下,其實櫻花葉更適合做菜,更有味道,既可以跟肉類一同燉煮,也可以跟蔬菜一起炒制。在日本餐中比較常用,特別是春季料理中。


疫情期間,也出門看看櫻花吧~
春天總會到來~
今年先一起在新加坡賞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