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時,英國便已經意識到了新加坡作為其殖民地的重要戰略地位,開始逐步在這個從不設防的自由貿易港修建防禦設施和派駐軍隊。
一戰爆發前,英國曾在新加坡駐紮有上千人的步兵團和一個炮兵團,及一個工兵連,和數十艘輕型戰艦,這種武裝力量的配置,對於英國防禦新加坡和控制馬六甲海峽起著重要作用。

但隨著一戰的爆發,英國與德國等同盟國在歐洲陷入了激烈的廝殺之中,無論是陸地上還是海面上,雙方在初期基本上都勢均力敵,為了鞏固自己在歐洲戰場上的力量,英國將駐紮在新加坡的陸軍和海軍艦隻大多調往了歐洲戰場,到1915年時,新加坡僅有一個輕型步兵團和少量工兵駐紮,而這支步兵團還在派往他處之前,悍然發動兵變,釋放了戰俘營中的德國戰俘,這又是為何呢?
原來這支步兵團為英國第五輕型步兵團,其成員是清一色的來自印度的穆斯林,當他們聽說英國正在與同為穆斯林國家的鄂圖曼土耳其帝國開戰時,其情緒便陷入了低落,甚至還有少量的不滿情緒。

這種情緒一旦被有心人利用,加以挑撥後,便極易升級為叛變。早在1914年底時,在第五輕步兵團軍營外做咖啡店生意的穆斯林卡西姆便向土耳其駐仰光總領事寫信,向其傳達了英軍的這一情緒外,還請求土耳其派遣一艘軍艦前往新加坡接走這些親土耳其的士兵。
雖然這名咖啡店老闆的行為最終新加坡殖民當局發覺並被逮捕,但這件事已經充分暴露出新加坡的這支英國唯一駐軍已經極為不可靠。

當德國遠東艦隊被俘後,其艦隊軍官和士兵全部被關押在新加坡的戰俘營中,而英國第五輕步兵團便成為看守他們的唯一武裝力量。
在看守期間,德國戰俘與第五輕步兵團的士兵們相處極為融洽,德國戰俘時常將自己和盟友土耳其混為一談,以博取英國駐軍的同情,同時他們還時不時利用各種細節,挑起這些士兵對英國當局的不滿。

1915年2月,按照英國的駐軍訓練計劃,這支輕型步兵團將被派往更東方的島港殖民地進行輪換,但德國戰犯們在聽說了這一消息後,卻向第五步兵團的士兵宣稱英國是要將他們派往歐洲與土耳其作戰。
德國戰俘的這一謠言,徹底激怒了第五步兵團中的士兵,懷疑與怨恨的情緒開始在士兵中蔓延,2月15日,這些士兵發動兵變殺死了步兵團的英國指揮官,占領軍營並釋放了德國戰俘。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這支新加坡唯一的武裝力量在叛變後,卻沒能成功占領新加坡,那些被釋放的德國戰俘也僅有少數幾人逃走,大多數戰俘在沒有看守的情況下,自願呆在了戰俘營內,這與英國駐軍的莫名叛亂一樣,成為了一戰期間的一大奇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