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歷史由來說兩部分
第一部分是古代新加坡
第二部分是我們知道的現代新加坡
古代新加坡
古代新加坡並不是一個獨立的國家,畢竟只是一個島國,面積不大,單獨立國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一直都是隸屬一些大的國家,在8世紀的時候,屬於室利佛逝,14世紀屬於馬六甲蘇丹王朝,18-19世紀又屬於柔佛王國,在近代先後被英國,日本占領過,在1963年的時候加入了馬來西亞聯邦,後被迫獨立。對於新加坡的古代史其實沒多少東西可以聊的,畢竟就那麼大點地方,有啥可聊的,關鍵是現在不一樣了,大家都知道現代新加坡是亞州為數不多的已開發國家之一,而且發展成現在這樣是從1965年獨立後的事情,這就可以聊聊它是怎麼發展而來的。
現代新加坡

現代新加坡地圖
說到現代新加坡,不得不提一個人,就是這個人一手締造了我們現在看到的新加坡,這人就是新加坡已故總理-李光耀,現在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的父親,也是現代新加坡開國之父,把一個默默無聞的島國打造成已開發國家,他是怎麼做到的。

現代新加坡開國之父
李光耀祖籍廣東梅州,生於1923年,病逝於2015年,和占新加坡人口70%的華人主體一樣,祖上也是從中國大陸下南洋討生活過去的,早期經歷不說,在1963年的時候,他是極力主張新加坡併入馬來西亞,和馬來亞,汶萊,砂拉越,北婆羅洲組成馬來西亞聯邦,而且也加入了,可是由於馬來人至上的理念,最終在1965年被馬來西亞執政聯盟議會以126票贊成,0票反對,被驅逐出馬來西亞,對此,李光耀曾傷心不已,但是沒辦法,只能於1965年8月成立新加坡共和國,正式成了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也開啟了他傳奇的一生。

新加坡人口華人占了74.2%,剩下的三大主體人口是馬來人,印度人和歐亞混血,新加坡建國後,李光耀為了不凸顯哪個民族占優的情況出現,把官方語言定位英語,為此,當地華人曾激烈反對,並有4家華文報紙發文譴責,最終被李光耀下令抓人,封閉報館,此事才了結,所以,在新加坡國內和國外,也有好多人罵他是獨裁者,但是對於持不同意見或者擾亂新加坡秩序的人,他絕不姑息,堅持己見。

從新加坡建國以後一直到1980年,新加坡在李光耀的帶領下,開展了以外貿型經濟為主導的發展模式,李光耀深知,一個島國想要發展,一沒資源,二沒縱深,只能靠外貿,所以,在電子,石油化工,金融,航運,服務業等領域大力發展,雖然經濟高度依靠外圍市場,但是經過二十年的高速發展,新加坡最終成為全球第四大金融中心,也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新加坡,從最初的亞洲四小龍,韓國,台灣,香港中脫引而出,和韓國成為亞洲繼日本之後的又一已開發國家。

李光耀深知,只要在一個地區有兩個以上的大國處於對抗之勢,那麼對於他們這種在夾縫中求生存的小國就有了合連縱橫的機會,所以,新加坡的發展不是說靠大家的努力,而是完全在國父李光耀的帶領下才有了今天的樣子,在這裡,不得不佩服這位華人後裔,當今國際公認的出色的政治家,順便提一句,1993年大陸和台灣方面的第一次「汪辜會談」也是他極力促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