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本地一萬4千多名
愛滋病患者的詳細資料
遭人泄漏到網絡
引發軒然大波

不光是新加坡本地媒體
紛紛進行了報道
全球媒體都關注著這件事!

BBC 新聞
相信這件事大家也都有所耳聞
但是最近曝出了
這個事件嫌疑人的身份
令大家紛紛表示震驚!

先和椰子回顧下
整個事件的詳情
一萬多名愛滋病患者資料外泄
新加坡衛生部前天表示
在2013年1月之前在新加坡確診的
1萬4200名愛之病病患的姓名
身份證號碼、電話號碼
住址和相關醫療資料等
都遭到了泄露

其中5400人是
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
其中1900人已經過世
依然活著的患者當中
有90%都是男性
其餘的8800名外國人
是在2011年12月
或更早之前確診的
誰泄露的?
泄露上述愛之病患資料的
主謀是32歲的美國
男性公民米霍易
(Mikhy K Farrera Brochez)

米霍易
這個美國人怎麼獲取的信息
難道他是醫療工作者?
還真不是!
2007年,美國公民米霍易與
新加坡籍男友呂德祥醫生
在網上認識
開始同性戀情
隨後搬來新加坡於2008年
到2016年在本地居住

(左)呂德祥,(右)米霍易
早在2008年米霍易為了能在
淡馬錫理工學院當上講師
教授學前教育專業文憑課程
便在2008年3月用一本
巴哈馬籍假護照
到善達社區保健機構
進行就業前體檢規定的愛之病測試
檢驗結果成「陽性」
也就是說,米霍易也是一名
愛滋病攜帶者!

而帶有愛滋病的外國人
是不允許在新加坡就業的
作為醫生的呂德祥
串通了米霍易
使用他的血液樣本
去欺騙醫療機構並通過醫療檢查
來獲得就業准證批准

然後,這兩個人人生
在新加坡就好像開了掛一樣
呂德祥在2012年2月至2014年1月
就職於衛生部的國家公共衛生單位
成了新加坡國家公共衛生
與流行病學部主任!
這個米霍易說自己有
美國知名學府的語言學學位
在新加坡教育機構當了老師
又獲獎又發表文論
還作為代表參加學術會議
他說自己13歲就被美國名校錄取
還會說8國語言
完全就是「天才神童」既視感

後來,本地媒體報道
米霍易之前對外宣稱的
名校學歷和履歷等
全都是假的!
不過在2013年
新加坡人力部就發現了
他們的伎倆
要求再次進行檢測
但是他們用同樣的方法矇混過關
2014年呂德祥離開了衛生部
兩個人還在美國結婚了
2016年他們的行為
被新加坡警方發現了
最終米霍易於2017年
被判入獄28個月
呂德祥則在2018年
被判入獄24個月

圖源:海峽時報
儘管在2016年
衛生部就接獲消息米霍易手上
擁有一些愛滋病資料庫的機密信息
警方隨即搜查了
米霍易與呂德祥的住家
並沒收了相關文件與資料
本以為事情到此就告一段落
沒想到米霍易手上依然掌握
有部分HIV資料
出獄離開新加坡後
他從今年1月開始
陸續的泄露了手上掌握的
本地愛滋病患者資料

按照時間軸來看
米霍易的行為很可能
是一種惡性報復行為
不過目前案件仍在調查當中
看完了想說一句
整個事件百轉千回
電視劇都不敢這麼演!!!
患者們,人心惶惶
消息一出,受影響的患者
如今人心惶惶
他們非常擔心
目前,許多HIV患者擔憂資料外泄
會影響到自己的親情
友情以及就業機會
而且,一般來說HIV帶原者
不會願意個人病例讓外界知道
偏偏這次就是他們中招了

令人難以啟齒的個人隱私下一秒
可能就會被放在網上公諸於世
患者憂心忡忡
45歲周先生
他是此事受影響的HIV帶原者
他表示,雖然他的公司
和一些朋友知道他是HIV攜帶者
「但我很害怕這些信息會被同事看到,甚至是不相干的人公開查閱,而且這些資料一旦放上網,就會被一遍又一遍地分享,永遠無法抹去。畢竟新加坡社會對於這個病還是抱有成見和很多誤解,我不希望我是HIV帶原者的信息在網上公開,這又不是獎項。」

一名在2011年前就被診斷
HIV帶原者Jay(20多歲)表示
關於自己的病情
他只告訴了一個非常親密朋友
「被診斷患上HIV對我來說是一件非常丟臉的事情,絕對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
「我沒有告訴我60歲的母親,也沒打算告訴她。我已經接受了HIV是我必須永遠面對的問題,但我擔心若這個資料被公開了,我的家人和親密的朋友會被排斥和嘲笑。」

31歲的許小姐擔心
已去世的哥哥的資料外泄
哥哥在2008年確診感染HIV
於2016年因病過世
「還以為隨著哥哥過世,這個事情就告一段落,如今還要擔心我們的住家地址會被網名傳開。這不僅揭開了我們的舊傷疤,而如今連我已過世的哥哥的個人資料都不安全,這令人非常不安。」
一名在2013年前就被
診斷HIV帶原者的病患
從新聞獲知消息後感到
非常震驚與彷徨
不能接受竟然發生這樣的事
「畢竟新加坡社會對於這個病還是抱有成見和很多誤解,因此本地醫生都會保證我們的病歷資料絕對保密,現在發生這樣的事我覺得仿佛遭到背叛。再加上之前新保集團事件,我的個人資料也一樣被外泄,接連兩次發生這樣的事,我對網上資料的保安也全然不信任。」
這位HIV帶原者補充
雖然他的家人知道病情
但並非周圍朋友都知道
因此十分擔心資料外泄會影響生活
甚至就業都會成問題

「我的另一個擔憂是,發生這樣的事情後,病患是否還願意在本地就醫。還有,這是否會讓大家,例如性活躍的高風險族群,不願在本地接受HIV檢測,甚至治療。延誤治療是會嚴重影響病情的。」
「我不知道他是不是懷著報復心態,可是現在真正的受害者是無辜的我們。」
受影響者之一
自己患有愛之病
但仍擔心家人為此受到傷害
「我們不知道這些資料會怎麼被使用,也不知道誰掌握了這些資料。如果家人接到恐嚇,或在工作和學校被歧視,對他們是非常不公平的。」
*部分採訪資料來源:新明日報,聯合早報
本地愛之病行動小組
病患陸續接到衛生部的通知後
感到非常不安和憤怒
有些壓力大得哭著
撥電話向他們求助

他說:「我的同事昨天接電話至晚上11時才吃晚餐,我也在電話中安撫其他受害者至凌晨3時,介紹輔導員與他們通話。」
由於目前本地大部分人仍
持有有色眼光看待HIV攜帶者
對於HIV攜帶者的歧視
更是司空見慣
因此,許多患者更是憂慮
新加坡衛生部鄭重道歉
新加坡衛生部長顏金勇
在今天的記者會後接受媒體時
鄭重地向公眾道歉

衛生部長顏金勇
「對不起,衛生部的一名前職員,雖然被授權限登錄機密的愛之病資料庫,卻很可能沒有遵照安全準則,導致一名未經授權的人士擁有資料庫的機密資料,並將資料上載到網上。」
「我們非常重視這樣的一個問題,我們也會對那些不負責任的職員,特別是濫用職權,或者是濫用資料的職員採取非常嚴厲的行動,包括法律行動。不過我們最關心的是我們受影響的病人。我們能夠了解他們心中的焦慮和擔心,所以我們也設立了熱線,讓那些希望得到更多詳情的,也能夠和我們接洽……為他們解釋來龍去脈,也為他們提供及時的幫助。」
另一名受影響的患者
接到衛生部的電話後
心情原本沒那麼激動
但他上網尋找有關
這起事件的資料後
無意間看到許多網民的惡意評語
讓他忐忑不安

2011年患病的他說
網民在網上隨口留言
會不經意傷害很多人
讓患者感到心理壓力
一開始患病時,走過的路非常不易
傷口好不容易癒合後
這起事件又重新掀開新的疤痕
感覺處處有人向我投異樣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