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在2016年舉行第一屆華僑銀行「騎車樂」腳踏車大會。(海峽時報)
作者 程英生
有一種高性能腳踏車,叫競賽腳車(racing bikes),或可說是腳車裡的Bentley、Maserati;有些人用它來競技、健身,其他人則用來馳騁追風。
騎在上頭的人,一般像個運動員,身材健碩,肌肉結實;一身裝束十分講究,有色彩搶眼、美美的頭盔、眼鏡,手套、緊身衣褲、運動鞋。
他們在路上,有的形單影隻,有的三五成群,本地人外地人一樣多。有些很低調,只想作逍遙遊;有些則不怕吸引眼球,有他們炫酷的一套。

(聯合早報)
炫酷的那一派,對這個世界,對我們普羅大眾,有很高的要求;他們一旦在路上出現,似乎時刻都覺得別人有義務讓路:巴士汽車羅厘必須閃避,普通腳車和普通路人也必須走避。
不識趣者,妨礙他們飛馳的人,你想要知道有什麼後果,可上網尋找檔案視頻;他們之中有些容易動怒,一被惹火,您的父母就可能被問候。

(Roads.sg視頻截圖)
當然,我們不能一竹竿打翻一窗人。各類騎士,各式駕車者,都有好有壞;只不過,在媒體上,在現實生活里,很多人都有這麼一個感覺:公路追風的騎士,你必須讓他們,多過他們讓你。其中必有深刻的心理因素,有待專家分析。
本周三(2月24日),《海峽時報》刊登一位讀者來函,說的是一些競賽腳車騎士,在擁擠的東海岸公園飛馳,無視其他男女老幼路人的安危。遇到動作較慢的騎士,還大喊大叫,非要他們閃開不可。

《海峽時報》2月24日讀者來函。(海峽時報)
這位讀者說,就有幾次,橫衝直撞差點釀成撞擊,並認為不幸意外遲早發生,因此希望當局正視此,在公園加強檢舉行動。
對東海岸公園的常客來說,這位讀者說的,是他們見慣不怪的。

東海岸腳踏車出租店外周末的人潮。(海峽時報)
海峽讀者的提醒很及時,這是因為政府正探討在20個公路開闢腳車專島,為公眾加添出行、消閒或運動提供更多選擇。
這是好消息,但也帶來一些安全的隱憂。車輛在公路行駛,必須嚴格遵守明確交通規則,駕車人士必須受訓考執照。腳車騎士無需駕照,面對的交通規則也沒這麼嚴謹明確,安全與否靠的是禮讓精神。
這裡說的是互相禮讓,而不是一方自覺有被讓的特權:只因為他們的腳車比較名貴,他們的樣子比較神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