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26日公布了2020年新加坡生育率只有1.10,歷史新低,新加坡平均每名育齡婦女(15~49歲)只生育1.10個孩子。因此為兒童與家庭提供支援就成了新加坡的當務之急,確保新加坡不會因為沒有足夠的青年而垮掉。這也是新加坡積極利好移民的主要原因。

社會及家庭發展部將擴大「啟發輔助計劃 – 學習支持計劃」和「升級版啟發輔助計劃」這兩項早期介入計劃以幫助更多有輕微發展障礙的孩童。同時,幾所學前教育中心也推行「包容性輔助試點計劃」,讓有中度發展和學習障礙的三到六歲的孩童直接在學前中心接受援助。
社會及家庭發展部兼教育部政務部長孫雪玲表示,當局至今已為5600名孩童提供早期介入的服務。
「我們大家也都可以同意,孩子的幼年其實是他們認知、同理心,很多這種社交技能、功能的這些發展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期。」
生育率歷來最低 政府如何鼓勵國人生育
新加坡政府2月26日宣布,將為生育第二胎的家長提供更多財務援助。第二個孩子的兒童培育戶頭配對填補頂限,將從3000新加坡元加碼至6000新加坡元。
所有新加坡公民的第二個孩子,出生日期或預產期落在2021年1月1日及之後,都符合條件。政府預計每年約有1萬2000人獲益。
這意味著,第二個寶寶將獲得高達24000新加坡元的援助,包括嬰兒獎金花紅、嬰兒撫養費補助金以及保健儲蓄(Medisave)新生兒補助金等。第三個寶寶則將獲得29000新加坡元,以此類推。

此外,與現有為職業母親提供的政府產假福利相似,當局將為生父或養父推出政府承擔薪資的陪產福利,並為養母提供政府承擔薪資的領養福利。
總理公署部長英蘭妮說,一些職業父母可能不符合陪產假或領養假條件,例如一些人可能從事多個短期僱傭合約工作,或在孩子出生或領養孩子時,僱傭合約已到期。因此,當局將為這些因工作情況不允許請假的父母提供現金福利。
凡是子女的出生日期、預產期或正式領養意向在2021年1月1日或之後的父母可提出申請。他們須在孩子出生或領養前的12月內有至少90天在工作。每年約有500名在職父親和養母受益。
2023年每所學前中心委任一名協調員
為了協助學前教育中心裏面對發展障礙的孩童,讓他們能更好地融入主流學習環境,政府將按孩童的需求推出多項措施,包括在每所學前教育中心委任一名協調員,及早介入和提供協助。
社會及家庭發展部政務部長孫雪玲宣布,所有學前教育中心將從2023年下半年起,幼兒培育署會致力於讓每個學前教育中心委任職員擔任共融協調員,協助辨認可能有發展需要的孩童,讓孩童及早接受評估,並且協助家長和教師獲取早期介入服務的相關支援。他們將從中心的現有工作人員中遴選,並接受正式培訓。
社會及家庭發展部政務部長孫雪玲在國會撥款委員會辯論部門開支預算時說,幼培署會同學前教育業者合作,為這些共融協調員提供所需的培訓。

孫雪玲說:「我們會在每所學前教育中心委任一名協調員,讓有發展需要的孩子及早獲得早期介入。我們也將擴大啟發輔助計劃,並試行一項新的包容輔助計劃,為那些每天奔波於學前教育中心和早期介入計劃中心的孩子提供幫助。」
當局也推出包容性輔助試點計劃,在幾個學前教育中心,讓3到6歲、有中度發展需要的孩子在同一個中心接受幼兒教育和早期介入服務。目前,這些孩子需要每星期特地前往早期介入服務中心。
未來三年擴大鞏固家庭計劃
未來三年,社會服務中心負責的10個地區都將有家庭服務中心提供鞏固家庭計劃,方便公眾尋求婚姻與家庭輔導。
教育部兼社會及家庭發展部政務部長孫雪玲在國會撥款委員會辯論社會及家庭發展部開支預算時透露這項計劃。
鞏固家庭計劃(Strengthening Families Programme)於2019年在家庭服務中心試行,由關懷機構和飛躍社區服務這兩個機構提供婚姻和離婚輔助服務。

她指出,基於計劃的良好反饋,當局將在今年底前與另三家機構合作,把計劃擴展到另三個地區,並在未來兩年擴大到另五個地區。社會服務中心(簡稱SSO)負責的10個地區範圍到時都各有提供計劃的家庭中心,方便家庭儘早尋求介入服務。
初期面對壓力的家庭可通過家庭服務中心的輔導服務及早修復關係。一些有更多需要的家庭,例如未成年的夫妻或跨國夫妻,則可接受婚姻預備課程與輔助計劃。
她指出,現有四個離婚援助中心的服務也會併入家庭服務中心的鞏固家庭計劃,讓家庭更方便地獲得援助,相較於地點較不便利的離婚援助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