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意圖
終於,在6個月後,在費伊夥同一些學校同學再次犯案後,警方搜集到了線索,並順藤摸瓜找到了他。
或許是在美國被那裡的法律給「寵壞了」,費伊爽快承認曾經在汽車上塗鴉,認為這大不了是罰款或短期拘留,或者被罰做幾天社區義務勞動就行了。
可沒想到,最終他因破壞公物和社區車輛,被新加坡法院一審判決監禁4個月、罰款3500新幣和鞭刑6下。

圖源:海峽時報
這個判決一出,立馬就在美國國內引起巨大反響。
《國際先驅時報》的專欄作家威廉·薩菲爾曾公開撰文指責新加坡是個「專制、無法無天」的社會。
《紐約時報》也曾發表多篇文章,指控新加坡的「殘忍」。


來源:紐約時報
除了在媒體端為費伊搖旗吶喊外,美國民間和官方也開始行動了起來。
數十名美國人寫信給新加坡駐美國大使館,要求改判。20多名美國參議員寫聯名信,請求從寬處理......
當時,美國駐新加坡大使館也明確向新加坡政府提出反對意見,認為麥克·費伊塗鴉和破壞所造成的後果並不是永久性的,而鞭刑將對他造成長期生理與心理的創傷。

費伊走出法庭,圖源:mothership
最終,時任美國總統柯林頓也坐不住了。他發了一封專函給新加坡總統時任王鼎昌,認為量刑過重,希望新加坡政府能從寬處理,否則將會繼續施壓。
原本是一起普通的案件,卻逐漸演變成新加坡和美國之間的外交衝突,最嚴重時,還差點影響了不久後原定在新加坡舉行的世貿會議!

最終這次會議在1996年成功舉辦,圖源:WTO
面對著如此巨大的壓力,作為一個世界小國,新加坡並沒有退縮。
之後,王鼎昌回復了柯林頓,表示新加坡是司法獨立的國家,他必須尊重和維護新加坡的司法判決。
但是,有鑒於美國總統開了口,最終法庭裁定費伊所受到的鞭刑從6下減為了4下。
看起來好像新加坡是「認慫」了,但了解新加坡鞭刑的人都知道這其實也只是意思意思而已。只要一下鞭刑,其實就足夠犯人屁股劈開肉綻,躺幾個星期才能完全恢復了。

即使傷口癒合了,還會留下永久疤痕,圖源:國家地理
新加坡不僅是對美國很「剛」,英國、德國人也紛紛在新加坡吃到了苦頭。
2020年8月20日,英國外交部發出一份聲明,強烈譴責新加坡政府對31歲英國公民葉明源施以「酷刑」,他曾多次攜帶和運輸少量毒品在新加坡被抓。

而在更早之前,兩個德國小伙手欠,在新加坡翻牆塗鴉了地鐵列車,被判鞭刑。

新加坡政府,在執法時絕對不會因為外界的壓力,而改變自己的立場和做法。
回到Kwek這起案件,這或許不會是美國最後一次在新加坡碰釘子。雖然在新加坡是美國的盟友之一,但新加坡也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
想要干涉新加坡內政,至少新加坡政府和人民都不會答應的。
